正确答案: C

循环抗原检测

题目:诊断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方法不包括

解析:循环抗原检测是目前念珠菌病血清学诊断的主要手段,不用于结核杆菌检测,其余3个选项均是诊断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方法。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主要反映凝血过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

  • 解析:TT值延长多见于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SLE和肝脏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FDP增高(DIC)等。

  • [单选题]M3易并发DIC,其原因是
  • M3中早幼粒细胞释放组织促凝物质

  • 解析:异常早幼粒细胞胞浆颗粒含有丰富促凝物质,易引起DIC。

  • [单选题]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
  • 足跟


  • [单选题]CK测定中,推荐使用的激活剂是
  • N-乙酰半胱氨酸

  • 解析: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激活和稳定CK。故答案为D。

  • [单选题]补体对不同种类的靶细胞的溶解效果有所不同,下面对补体不敏感的靶细胞是
  • 革兰阳性菌

  • 解析:补体激活产生MAC,形成穿膜的亲水通道,破坏局部磷脂双层,最终导致细胞崩解,MAC的生物学效应是:溶解红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细菌(革兰阴性菌)和抗病毒防御机制。

  • [单选题]能人工培养的最小微生物是
  • 支原体

  • 解析:肺炎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繁殖,由于基因组小,代谢能力有限,故繁殖缓慢,1~6小时分裂一代,但反复传代后生长快。生长需要胆固醇和葡萄糖。液体培养物在相差显微镜下为球形或双球形及长丝状,以滑行方式运动。平皿上菌落呈草莓状,反复传代后呈“荷包蛋”状菌落,直径10~100μm。菌落能吸附豚鼠红细胞。能产生溶血素,可迅速而完全地溶解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 [单选题]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可见中性粒细胞表现为
  • 5叶核者>5%

  • 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VItB12和叶酸缺乏所导致的贫血。红细胞发育不成熟,在镜下成大红细胞,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中心淡染或者消失,中性粒细胞体积较大,核分叶过多,中性粒细胞5叶核占5%以上,出现核右移现象,故答案为E。

  • [单选题]标记免疫技术的根本特点是
  • 高灵敏性与高特异性的有机结合

  • 解析:标记免疫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高灵敏性与高特异性。

  • [单选题]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标本表面有纤细网膜形成,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 结核性脑膜炎

  • 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营养(士)(代码:108)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临床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