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每日检查牵引弓,拧紧螺母,防止牵引脱落

题目:女性,60岁。不慎跌倒后引起股骨颈骨折,应用持续皮牵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护理人才结构的群体结构包括
  • 专业结构

    能级结构

    年龄结构

    智能结构

  • 解析::群体结构包括①专业结构:指护理系统内护理人员的比例构成和相互关系;②能级结构:指护理人员中不同学历和能力级别的比例和相互关系。合理的护理人才能级结构应是由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按适当比例构成,这个比例应是“金字塔型”;③年龄结构:指护理系统内不同年龄护理人才的比例构成;④智能结构:人才按智能结构分为再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三类。再现型人才善于积累知识,并能有效再现;发现型人才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提高;创造型人才善于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故答案为ABCE。

  • [多选题]各国护理法主要有哪些 ( )
  • 护士注册

    总纲

    护理服务

    护理教育

  • 解析:护理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总纲、护理教育、护士注册、护理服务等四大部分

  • [多选题]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外漏时,下列正确的有( )。
  • 应用抗生素

    忌腰穿

    禁擤鼻涕

    床头抬高15°


  • [多选题]脊柱骨折按作用力的方向,可分为( )
  • 屈曲性损伤

    垂直压缩性损伤

    过伸性损伤

  • 解析:脊柱骨折按作用力方向分为以下3种: (1)屈曲性损伤. (2)垂直压缩性损伤. (3)过伸性损伤

  • [多选题]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 ( )
  •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必须用无菌持物钳钳取无菌物品

    从无菌容器内取出无菌物品未用完,不可放回

    无菌包打开后,有效期为24小时之内

    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之内

  • 解析:1.环境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停止卫生处理,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无菌操作前,衣帽穿戴整洁,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  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4.取无菌物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5.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 [多选题]医护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加强洗手
  • 接触患者前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

    脱手套后

  • 解析: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指征: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故答案为ABCDE。

  • [多选题]迅速判断心搏骤停的依据是
  • 血压测不到

    神志突然消失

    呼吸突然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 解析:临床上快速诊断心搏骤停的标准与依据:患者突然神志丧失,自主呼吸停止,对大声呼喊等毫无反应;触摸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脉搏和血压均消失;心电监测显示室颤波形或直线;皮肤黏膜突然苍白或灰暗,且呈现死样面孔; 手术创面血色发暗或无渗血、出血。

  • [多选题]清洁、消毒、灭菌的目的有 ( )
  • 防止疾病的传播

    防止医院内感染

    防止交叉感染

    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

    保持患者生命安全

  • 解析:清洁、消毒、灭菌的目的包括:防止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防止疾病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患者生命安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临床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