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骨骼转移最常见 骨骼转移多发生于1岁以上的小儿 骨骼转移以颅骨、盆骨和四肢长骨转移最常见

题目: 患儿男性,3岁。吞咽后疼痛2个月,左侧胸痛半月余。胸部CT示:左上后纵隔5cm×3cm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中心可见片状钙化灶,降主动脉部分被包绕,并向前推移,肿块与食管脂肪间隙消失,食管上胸段扩张,气道稍受压。胸部MRI示左后纵隔脊柱旁5cm×3cm软组织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性强化,肿块包绕胸主动脉且邻近肋骨。临床诊断为左后纵隔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解析:神经母细胞瘤可出现骨骼转移、骨髓转移、肝转移、皮肤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其中,骨髓转移一般发生较早,常表现为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肝转移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肝脏常呈轻度至重度肿大,可有黄疸。此题A、B、C选项正确;D、E、F是错误选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新生儿复苏抢救时采用复苏器加压给氧的通气频率是( )
  • 40~60次/分

  • 解析:复苏器加压给氧法: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及口鼻,通气率40~60次/分,手指压与放的时间比为1:1.5.

  • [单选题]婴幼儿正常肝脏应在右肋缘下
  • 1~2cm易触及

  • 解析:小儿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但肝细胞发育尚未完善,解毒能力较差。婴幼儿在右肋缘下1~2cm易触及,6岁后肋缘下不能触及。/\n/【该题针对“专业知识-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专业知识-小儿腹泻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

  • [多选题]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发热

    头痛

    颈项强直

    颈背疼痛

  • 解析:通常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委靡、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

  • [单选题]典型麻疹的皮疹的特点是( )。
  • 红色斑丘疹,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 [单选题]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少数病原菌的侵入途径是
  • 中耳炎

  • 解析:少数病原菌的侵入途径是中耳炎。

  • [单选题]小儿动脉收缩压可用下列哪项公式计算( )
  • (年龄×2)+80mmHg

  • 解析:动脉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排出量及外周血管的阻力,婴幼儿心排出量较少,外周血管口径相对较粗,动脉壁柔软,动脉血压较低,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 2)+80mmHg(新生儿收缩压平均700mmHg),舒张压=收缩压的2/3。收缩压高于或低于此标准20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或低血压;

  • [单选题]患儿女,4岁。发现发绀3年余,初步诊断为法洛四联症,近来家长带小儿就诊,准备手术。护士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是
  • 掌握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

  • 解析:法洛四联症护理措施 休息是恢复心脏功能的重要条件.因休息可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减少心脏负担,可使 症状缓解.所以应建立适合儿童的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保证睡眠

  • [多选题]4个月小儿应存在的神经反射是
  • 握持反射阴性

    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巴宾斯基征阳性

    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 解析:出生后 3~4个月前的婴儿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凯尔尼格征)可呈阳性,2岁以下小儿Barbinski征(巴宾斯基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小儿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吸吮、握持、拥抱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上原始反射自然消失(通常3~4 个月)。 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也不易引出,至1岁时才稳定。

  • [单选题]小儿断奶时间最迟不超过:
  • 18个月

  • 解析:小儿断奶时间最迟不超过18个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麻醉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