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紫外线
题目:结核分枝杆菌敏感的理化因素是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脂类含量高,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6~8个月。对酸、碱、干燥、自然环境有较强抵抗力,但对湿热、紫外线、乙醇的抵抗力弱。
【避错】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太阳光直射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经2~7小时可被杀死,实验室或病房常用紫外线灯消毒,10W紫外线距离照射物0.5~1m,照射30分钟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50岁。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BP170/100mmHg,心率54次/分,血肌酐158μmol/L。最适宜的治疗药物组合是
氨氯地平、缬沙坦
解析:吲达帕胺肾功不全的禁用,糖尿病慎用,本例心动过缓禁用于β-受体阻滞剂,故CD错误,螺内酯保钾,慎用于肾功不全者,氨氯地平降低血压增加心率,缬沙坦不但降压而且降尿蛋白和保护肾功作用。
[单选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大呕血后出现的体征变化,正确的是
脾脏缩小
解析:脾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较早出现的体征(B)。脾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及门静脉压力逆传到脾,使脾脏被动淤血性肿大,脾组织和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大量呕血后门静脉压力降低,使脾脏被动淤血减少,脾脏缩小(A)。肝硬化腹水形成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涉及多种因素,主要有:门静脉压力升高;有效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腹水形成的不止与门脉高压有关,当大量呕血,门静脉压降低后,腹水不会出现明显减少(C)。腹壁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的结果,门静脉压降低后,腹壁静脉曲张会减轻(D)。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缩小是因为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被假小叶取代,肝纤维化造成。蜘蛛痣的形成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少,与门脉高压无关(E)。
[单选题]劳力性心绞痛,常见的诱因有
情绪激动时或劳力时
解析:劳力性心绞痛疼痛发生于劳力时或情绪激动时。
[单选题]儿童苯丙酮尿症的初筛选用的是
尿三氯化铁试验
解析: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肼试验是检验尿中苯丙酮酸的化学呈色法,一般用于对较大婴儿和儿童的初筛,所以选C。
[单选题]属于骨盆狭窄的径线是
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
解析:髂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cm。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正常值为18~20cm。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正常值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cm。坐骨棘间径正常值约为10cm。骶耻外径<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骨盆入口平面狭窄。故答案选择C。
[单选题]提高溶栓成功率最重要的措施是
缩短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冠脉闭塞后20~30分钟,心肌发生坏死,1~2小时心肌呈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早期再灌注心肌治疗至关重要:即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在起病3~6小时(最多在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对梗死后心肌重塑有利,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故“时间就是心肌”。
[单选题]男,44岁。肝区疼痛2个月。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右肩背部,消瘦、乏力。查体:巩膜无黄染,肝肋下3cm,质地稍硬,有结节感。AFP800μg/L。B超示肝右叶8cm×6cm占位病变,向外生长,周边血流量增强;门静脉正常,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
根治性肝切除术
解析:该患者为向外生长的单个大肝癌,理想治疗方案是根治性肝切除术,可见根治性切除及姑息性切除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