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镇肝息风,舒筋止颤
题目:宋某,男,83岁。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该病证的治法是
解析:患者以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为主症,属中医“颤证”范畴,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其证属风阳内动证,治法:镇肝息风,舒筋止颤。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加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疗晕厥的主穴,不包括
外关
[单选题]绛舌薄白苔的主病是
表邪未解,热入营血
解析:绛舌薄白苔的主病一般有两种:一为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风寒之邪,此绛舌多出现于外感之前;一为表邪未解,热入营血。故只有D为正确答案。为何不选A,因为A只反应了舌质主病,未反应舌苔主病。为何不选B,因为阴虚虽然可反应舌绛,但湿不见于薄白苔;为何不选C,因为营热可出现绛舌,但气热不见薄白苔;为何不选E,因为舌象与主病不符。
[单选题]以上经脉中,均通于耳的是
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经
[单选题]治疗月经后期虚寒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温经汤(《金匮要略》)
解析:月经后期虚寒证主要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治宜扶阳祛寒调经。方用温经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