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内补丸

题目:治疗带下病肾阳虚证的首选方剂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苔色中,主表证初起,或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的是
  • 苔薄白而润


  • [单选题]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主要取决于
  • 邪正的盛衰


  • [单选题]金破不鸣的病机为
  • 虚火灼肺


  • [单选题]患者,男,68岁,颈部长肉瘤6年,现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并出现吞咽时移动受限。诊断为
  • 石瘿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尿频量多,混浊如膏脂,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本病的治法是
  • 滋阴固肾

  • 解析:尿频量多,混浊如膏脂,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本病属消渴病下消——肾阴亏虚证,治法:滋阴固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 [单选题]治疗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首选
  • 内关


  • [单选题]有通便作用的穴位是
  • 支沟


  • [单选题]风寒泻与脾虚泻的鉴别诊断,以下各项中最重要的是
  • 肠鸣腹痛

  • 解析:风寒泻证候: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脾虚泻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肠鸣腹痛是主要的鉴别诊断。故本题答案选D。

  • [单选题]患者,女,17岁。头面部见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中央导管开口处呈青黑色小孔,挤压后有粉渣样内容物溢出,有臭味。可诊断为
  • 脂瘤

  • 解析:脂瘤好发于青春期。多见于头面部、臀部、背部等皮脂腺、汗腺丰富的部位,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皮肤无黏连,表皮紧张,中央导管开口处呈青黑色小孔,挤压后可有粉渣样内容物溢出,有臭味。脂瘤染毒后可有局部红肿、增大、疼痛,破溃流脓等。

  •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正高) 肿瘤内科(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