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可无任何症状 大多数于4岁前自愈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
题目: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为
解析:CBN是4岁内婴幼儿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类型,90%发生于14个月内。临床表现可为小儿反复严重的感染,也可无任何症状。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乳突炎,中耳炎,咽炎和肺炎,偶尔可发生脑膜炎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此病多在4岁前痊愈。年长儿自行缓解的机会要少一些。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品剂量与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单选题]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程是
8~12周
解析:结核性脑膜炎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使用泼尼松,每天1~2mg/kg,1个月后逐渐减量,疗程为8~12周。
[单选题]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结核病是下列哪种
原发性肺结核
解析:原发性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结核总数的85.3%。
[单选题]链球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后2~3周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解析:链球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后2~3周易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
[单选题]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电子致密物呈"驼峰"样在上皮下沉积
解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即急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呈"驼峰"样在上皮下沉积。如果其余选项不知道属于哪种疾病特征,意味着肾病综合征这章没有掌握,自己做个表,加强一下记忆,几乎每年都会考。
[单选题]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查体: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可见多形性红斑。临床治愈出院2个月猝死于家中,其最可能的死因是
冠状动脉瘤破裂
解析:患儿诊断为川崎病,临床常以高热(39℃以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上,一般为一、二周,有的热退一、二天又高,热程长的可达三、四周,退热药仅短暂稍降。发热数日后掌跖面红肿且痛,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不痒,无疱疹或结痂。发热数日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尤重,仅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裂隙灯可能查到前虹膜睫状体炎。唇面红肿、干燥和皲裂,甚至有出血;舌常呈杨梅舌,口腔粘膜充血,但无溃疡。当有发热并且看到眼、唇及皮疹表现时,基本可诊断川崎病。该患儿死亡原因为川崎病并发症。
[单选题]患儿,男,1岁半。因发热、咳嗽3d,1d来诉右耳痛,五官科诊断为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其发病机理为
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
解析: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