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胃窦小弯侧
题目: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
解析:胃溃疡常好发于胃小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引起药瘾的因素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人主观因素
解析:药物的可获得性,遗传素质,人格的易感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以引起药隐。
[单选题]间日疟的典型发作中,不存在
前驱期
解析:①发冷期:先感觉发冷,随之全身肌肉抖索,称为寒战,皮肤苍白并起鸡皮疙瘩,此期历时约15~60分钟.。随后进入发热期。②高热期:寒战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全身酸痛,口渴、烦躁甚至谵妄,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脉搏有力,此期持续2~6h。③大汗期:高热后期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感疲乏。本期历时1~2h。④间歇期:在2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症状缓解,可有乏力。初发时,发热可以不规则,几天后才呈典型的间歇发作。间日疟的典型发作不包括前驱期,故A项不正确。
[单选题]男,68岁。腹胀,便秘2个月,停止排气、排便1天,腹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及发热,体温38.2℃。糖尿病史10余年。腹部超声:结肠脾区约5cm肠段管壁增厚,右半结肠扩张,内有大量内容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结肠癌
解析:对于老年患者短期内出现的排便习惯改变,应首先警惕结肠肿瘤的发生,该患者隐匿起病,突发肠梗阻表现,超声见结肠肠壁增厚及右半结肠扩张,故结肠癌的诊断可能性最大。中毒性巨结肠一般为全结肠的扩张。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便秘等症状,多为长期慢性反复的症状,但较少出现肠梗阻。克罗恩病的好发部位为回盲部。病史时间往往更长。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可以出现肠道动力改变,但主要症状是急性起病的腹泻和血便,与本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符合。
[单选题]镰状红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的基因突变类型是
点突变
解析:DNA分子上的碱基错配称为点突变。点突变发生在基因编码区,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镰形红细胞贫血患者的HB基因中,编码第6号氨基酸的密码子上一个碱基发生点突变,引起HB功能异常而致病。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气道炎症最主要的效应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
解析:COPD时各级支气管均有多种类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急性发作期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严重者为化脓性炎症、粘膜充血、变性坏死和溃病形成、基底部肉芽组织和机化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
[单选题]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途径的共同代谢物是
G-6-P
解析: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途径均有6-磷酸葡萄糖参与,其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
[单选题]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叙述正确的是
本病易发生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包括尿蛋白定量>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故A是错的,同时伴有水肿和血脂升高,其中前两项为诊断必需的,故D不对。本病常见并发症有感染、血栓、栓塞等,故C是对的。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故B是错的。治疗以激素冲击疗法为主,如激素治疗无效,加用免疫抑制剂,故E是错的。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