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据《素问·痹论》,可能出现呕吐症状的是
正确答案 :BC
肺痹
脾痹
[单选题]药材产地加工需要“发汗”的是
正确答案 :E
茯苓
解析: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去皮后切片,称为“茯苓片”;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称为“茯苓块”;切片中间抱有松根者,称为“茯神”;皮为“茯苓皮”;去皮后,靠近外皮显淡红色部分为“赤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为“白茯苓”。阴干备用。故本题应E。
[单选题]下列要求去根的药物中属分离药用部位的是:
正确答案 :B
麻黄
解析:分开药用部位:麻黄去根,草果去皮,莲子去心,扁豆去皮,使作用不同的部位区分开来,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故此题应选B。
[单选题]负责拟订、调整非处方药目录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的机构是
正确答案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
[单选题]药材红花的花粉粒表面特征是
正确答案 :C
有齿状突起
解析:红花粉末橙黄色。花冠、花丝、柱头碎片多见,有长管道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至66μm,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绒毛状。柱头及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单细胞毛,先端尖或稍钝。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约至60μ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齿状突起,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6μm。故本题应选C。
[单选题]既祛外风,又息内风,尚善于明目疗哑的药是( )。
正确答案 :D
蝉蜕
解析:蝉蜕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因其甘寒清热,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
[单选题]能补脾肺气阴,又益肾精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黄精
解析:玉竹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黄精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麦冬的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润肠通便。天冬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百合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故答案B符合题意。
[单选题]下列哪种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品种( )。
正确答案 :A
补骨脂
解析:1. 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清炒或麸炒的品种:紫苏子、王不留行、苍耳子、牛蒡子、决明子、麦芽、谷芽、山楂、莱菔子、酸枣仁、牵牛子、槐花、白术、苍术、神曲、枳壳、薏苡仁、半夏曲、芡实、僵蚕、冬瓜子(麸炒)等。
2.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 时,即付蜜炙的品种:黄芪、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紫菀、款冬花、槐角等。
3.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盐炙的品种: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杜仲、车前子、小茴香、橘核等。
4.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醋炙的品种:香附、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莪术、五味子、鸡内金、大戟、甘遂、芜花、商陆等。
5.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的品种:艾叶、地榆、炮姜、侧柏叶、蒲黄、棕榈等。
6.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煅制时,即付煅制的品种:龙骨、牡蛎、赭石、磁石、浮海石、瓦楞子、花蕊石、自然铜、寒水石等。
[单选题]可用于麻黄碱的鉴别反应的是
正确答案 :C
铜络盐反应
解析:鉴别反应:1.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在麻黄碱或伪麻黄碱的醇溶液中加入二硫化碳、硫酸铜试剂和氢氧化钠各2滴,即产生棕色沉淀。2.铜络盐反应: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水溶液中加硫酸铜试剂,随即加氢氧化钠试剂呈碱性,溶液呈蓝紫色,再加乙醚振摇分层,乙醚层为紫红色,水层为蓝色。
[单选题]与碱性水溶液共煮呈黏胶状的药材是
正确答案 :C
茯苓
解析:茯苓中含茯苓聚糖,故与碱性水溶液共煮呈黏胶状。故C正确。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