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题目:上级人民检察院与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是(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132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犯罪中,不可能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有( )。
  • 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

  • 解析:解析: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停止下来所呈现的状态,这种停止不是暂时性的停顿,而是结局性的停止,即该犯罪行为由于某种原因不可能继续向前发展。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没有犯罪目的,不可能为犯罪实施预备行为,没有出现法益侵害结果时,不可能成立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一般也不可能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在没有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也难以认定行为人有间接故意。因此,通说认为,间接故意犯罪不可能有未完成形态。

  • [多选题]汉代法律规定的对外贸易的违禁物包括( )。
  • 马匹

    兵器

    铜钱

  • 解析:BCD

  • [多选题]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对法的指引所进行的分类是( )。
  • 确定性指引

    有选择的指引

  • 解析:解析: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义务模式和权利模式。前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确定的,因而被称为“确定性指引”;后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随行为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允许自行选择的,因而又被称为“有选择的指引”。

  • [单选题]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成年人属于( )。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我国民法按精神状态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B为正确答案。

  • [多选题]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的范围包括( )。
  • 林木

    文物

  • 解析:解析: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C应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故C是错误的;D不属于公民遗产的范围。

  • [多选题]听力原文: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是教唆犯

    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是从犯

    只要实施的是实行行为,就构成主犯

  •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才是共同犯罪。故A项错误。B项忽略了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2款又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不满14周岁的.人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不属于教唆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必须唆使他人犯第2款规定之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C项对帮助行为作了狭隘的理解,因为只有被帮助对象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受到帮助的,才可能构成帮助犯。D项忽略了实行犯属于从犯、胁从犯的情形。

  • [单选题]下列机构中,属于社团法人的是( )。
  • 公司

  • 解析:解析:法人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社团法人是以人的存在为成立基础,并以章程作为活动依据的法人。本题中只有D项公司属于社团法人。

  • [单选题]《中华民国民法》最终完成并颁布的时间是( )。
  • 1930年

  • 解析:解析:《中华民国民法》是分编草拟、分编公布的,1929年公布了总则、债和物权三编,1930年公布了亲属和继承两编。可见,《中华民国民法》最终完成并颁布于1930年,故选C项。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