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崎岖吃力陡峭
题目:他跋涉在数学的( )山路上,( )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 )的巉岩升登,降下又升登!
解析:第一空,“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由“跋涉”可知,此处强调的是路不平,而非路不直,即应选“崎岖”更恰当,排除A、C。第二空,“费力”指耗费力量;“吃力”除含有费力之意外,还有困难的意思。此处描述他迈动步伐很困难,选“吃力”更恰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古代的( )认为获得知识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墨子
解析: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B。
[多选题]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计划
课时计划
[单选题]哪一项不是端午节传统活动()
吃月饼
[单选题]我国历史上,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师”序列的人是( )。
荀子
解析:“天、地、君、亲、师”的观念起源很早,学者们一般把它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荀子》。故答案选C。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其认识发展处于( )。
具体运算阶段
解析:1932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第一个系统追踪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动阶段(11~16岁)。根据题意,此题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孔子代表作( )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