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爆发的标志是( )。
正确答案 :D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解析:日本军队对美国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偷袭,引发了太平洋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单选题]2003年4月,SARS肆虐。有人向疫情防疫部门报告陈某从疫区返乡,但未进行医学隔离观察,陈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防疫部门遂派工作人员来到陈某家,要求对其进行隔离观察。此时。陈某的妻子李某、母亲何某、哥哥陈大、陈二将防疫工作人员围住,不让对陈某进行隔离,并说:“陈某没有病,就是有病,死也要死在家里。”工作人员要进行强制隔离时,陈大、陈二、李某拿出铁锹、锄头等农具进行阻拦,使得防疫工作拖延达2小时之久,并将工作人员魏某打成轻伤,造成极坏的影响。陈大、陈二及李某的行为构成( )。
正确答案 :A
妨害公务罪
解析:根据《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包括四种情况:(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盼解释》(法释[2003]8号)(2003年5月14日)第8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依照《刑法》第277条第1款、第3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本案发生的时间正是突发传染病爆发的时期,防疫工作人员依法行使强制隔离、强制治疗的时候,陈大、陈二、李某使用暴力手段对防疫工作进行阻拦,并将防疫工作人员魏某打成轻伤,使防疫工作拖延达2小时之久,其行为构成了妨害公务罪,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如果行为人在妨害公务时使用暴力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同时触犯了故意伤害罪的,则按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即按故意伤害罪论处。本案中,陈大、陈二和李某的行为只造成了魏某轻伤,还是按妨害公务罪一罪处罚,所以不选C。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对象是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秩序,且限于聚众扰乱的方式,所以选项B不正确。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主观是过失,而妨害公务罪的主观要求是故意,本案行为人是明知防疫人员在执行防疫职务,而使用暴力手段进行阻碍,主观上是故意,所以选项D也是不正确的。
[多选题]根据司法原理,司法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BC
裁决的终局性
中立性
被动性
解析:司法权为司法机关所专有,不可以转授。
[单选题]法律关系的观念来自于( ).
正确答案 :C
罗马法
解析: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之“法律的锁链”的观念。
[单选题]在西西里岛的一个坟墓中发现的一个陶瓷花瓶的样本证明,这个花瓶是在希腊制造的。由于该坟墓的主人死于2700年前西西里人统治的年代,所以这个花瓶的所处位置表明,在2700年前,西西里岛与希腊之间已有贸易往来了。
正确答案 :E
西西里坟墓中发现的花瓶不是坟墓的主人的后代在很多年以后放进去的
解析:题干中从西西里岛一个主人死于2700年前的坟墓里所发现的陶瓷花瓶是希腊制造的,推出西西里岛在2700年前就与希腊有贸易往来,需要假设这个陶瓷花瓶是当时被埋进去的。显然,D是必须假设的。
[单选题]下列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流水作用相关的是( )
正确答案 :A
长江口崇明岛的面积还在扩大
解析:B和C都是风力作用的结果,D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是A。
[单选题]下列哪个行为属于狭义上的法的执行?( ).
正确答案 :D
某市公安局依法对扰乱社会秩序的白某实行治安处罚
解析:D法的执行,又称执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法的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法的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即通称的“行政执法”。只有D项的主体为行政机关。
[单选题]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正确答案 :D
客体认识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对刑事责任也不能发生任何影响。所以,选项B对象认识错误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可能影响犯罪停止形态,即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C手段认识错误也不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客体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对于客体认识错误的案件,一般认为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即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在客体认识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单选题]小说家应该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___不写稿子,______应像一篇文章。
正确答案 :B
虽然 而却 即使 也
解析:先从最后两空入手,这句话承接上文表让步假设关系,只有“即使……也……”合适,排除B、D。“而”和“相反”都能用来表转折,“相反”一般指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第二空另起话题,应该用“而”。正确答案是A。
[单选题]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正确答案 :A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公职责的掌握。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A项正确。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