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不致再危害社会

题目:假释是一种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制度,该条件包括(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假释的程序,与减刑的程序相同,可参见《刑法》第82条、第79条的规定。减刑和假释的程序是1997年刑法新增加的条款,是一个重点问题,但在考题中从未出现过,考生应当注意。具体程序如下:(1)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假释)建议书;(2)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对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审理(通常为书面审查);(3)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制作减刑(假释)裁定书,送达执行机关。发现确有错误的,依据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伪证罪只能发生在( )。
  • 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

  • 解析:解析:伪证罪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即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

  • [单选题]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属于( )。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解析:解析:题干所述正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义。

  • [单选题]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 )。
  • 演绎作品作者


  • [多选题]唐律规定的“六赃”罪有( )。
  • 受财枉法

    受财不枉法

    强盗

    盗窃

  • 解析:解析:唐律中把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强盗、盗窃和坐赃六种犯罪称为“六赃”罪,处刑较重。

  • [多选题]下列( )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
  • 甲被处1年拘役,刑罚执行完毕后 3年内又犯可判3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

    乙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抢劫罪

    丙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可判无期徒刑的强奸罪

    丁在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又犯可判6个月拘役的侮辱罪

  • 解析: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单选题]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
  • 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 解析:解析:构成教唆犯的条件之一是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构成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由于乙为15周岁,没有达到盗窃罪所要求的刑事责任年龄,故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 [单选题]在我国,有权宣告婚姻无效的机关是( )。
  • 人民法院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