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单极起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脉冲信号幅度高

题目:关于起搏器电极导线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起搏器电极导线分为单极和双极,单极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与脉)中发生器的金属壳(+)组成单极起搏及感知,双极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与体部的环状电极(+)组成双极起搏及感知(两者相距5~10mm)。单极电极导线的特点是阴极和阳极之间距离较远,因而心电图上记录的起搏脉冲信号幅度高,形成的感知电场大,抗干扰性能差;双极电极导线的特点是阴极和阳极之间距离较近,因而心电图上记录的起搏脉冲信号幅度低,形成的感知电场小,抗干扰性能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房室结的血供通常来自左冠状动脉


  • [单选题]关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QRS波群形态常宽大畸形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活动后胸闷半年,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行运动平板试验,运动至5分钟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压低0.15mV,运动后6分钟时ST段压低才恢复正常。其结果应判断为
  • 阳性


  • [多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错误的是
  •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 解析: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室内存在与窦性心律并行的异位起搏点而形成的室性心动过速,常以一组一组的间歇形式出现,心室率多为70~140次/分,少数可达140~200次/分。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等,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有倍数关系。这种室性心动过速多为非持续性,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预后较好,不需特殊处理。

  • [多选题]心律失常的治疗组合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直流电复律

    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心内膜心室起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力衰竭-维拉帕米静脉注射

  • 解析:在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采用电复律是属禁忌(A)。在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心室起搏属无效治疗,应积极给予转复心律,如采用直流电转复(B)。当心动过速伴有明显心力衰竭时,应选用对心肌收缩无或很小抑制作用的药物。维拉帕米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故选用属错误。但选用胺碘酮较为合适(E)。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出现RonT现象时,首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是完全正确的。窦性心动过缓伴有室性早搏可选用阿托品,当心室率加快后,部分患者的室性早搏可自行消失。

  • [单选题]关于右束支电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关于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由心肌分化来的特殊神经肌肉组织

  • 解析: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组织是由心肌分化来的特殊神经肌肉组织,属于横纹肌,但肌纤维明显少,无收缩性。

  • [单选题]对安静状态下即有心肌缺血症状或者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运动量宜选择
  • 7代谢当量以内

  • 解析:对严重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选择的运动量宜在7代谢当量以内,即Bruce方案二级。对安静状态下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可增加到10代谢当量,即Bruce方案三级。对正常人或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可采用较大的运动量。

  • [单选题]正常窦性心律时,心房激动正向传导的顺序是
  • 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左心房→冠状静脉窦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LA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