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溃疡出血

题目:男性患者,33岁。间断上腹部隐痛5年,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出现,近半个月来因服用吲哚美辛后出现右上腹不适,伴反酸,今晨觉头晕、出汗、胸闷。查体:BP 78/50mmHg,P125次/分,贫血貌,腹平软,剑突下压痛,肠鸣音8次/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的损伤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包括( )
  • 氧自由基

    血小板活化因子

    前列腺素

    白细胞三烯

  •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胰蛋白酶激活,从而激活补体系统,使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TNF、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蛋白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故选:ABCD。

  • [单选题]寸口脉分候脏腑,心的病变反映于( )
  • 左关部


  • [多选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有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快速输血补液

    禁食、静卧、严密监视

    维生素K肌注

  • 解析:1.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原则是:支持疗法,输液,输血, 以防止和纠正休克。2.. 瞩患者去枕平卧,禁食。3.药物止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及胃底静脉出血,应设法降低门静脉压力,可口服心得安或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八肽加压素及生长抑素。同时使用止血剂,如维生素K、安络血、6-氨基乙酸、抗血纤溶芳酸及中药白芨粉、紫珠草等。4.机械止血:主要为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使用上述药物仍无止血效果,而又不能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者应立即采用此法。如气囊放置位恰当,可达到止血效果。5. 内窥镜止血: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可使用内窥镜下硬化剂止血法。急性出血的止血率达 95%。6. 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若有过度的精神紧张,可给以安定等药物,但禁用有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冬眠灵、吗啡类药物,以防诱发肝性脑病。D错误。

  • [多选题]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上消化道出血

    呕吐

    黑粪

  • 解析:典型的病史为先有干呕或呕吐,随后呕血。与食管自发性破裂相比,心窝部疼痛极不明显,大多数病人仅表现为无痛性出血。因为是动脉出血,所以出血量较大,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和死亡。但有的病例出血很少,甚至仅在呕吐物中含有血丝或仅有黑便而无呕血。

  • [多选题]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病史10余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反复卧位食物反流,其治疗方法可为
  • 球囊扩张疗法

    食管下段及贲门肌层切开术

  • 解析:1.目前食管下段扩张术仅适用于禁忌手术或拒绝手术且食管尚未高度扩大的较早期病例,也可作为初期处理,扩张失败再行手术治疗,2.切除或不切除贲门的成形术及食管肌层切开术,食管肌层切开术,或其一种改良或是最成功及广泛用治疗失弛缓症的手术,故DE正确。

  • [单选题]治疗胸中血瘀证的主方是( )
  • 血府逐瘀汤


  • [多选题]吞咽困难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食管癌

    食管裂孔疝

    咽部脓肿

    球麻痹

    纵隔肿瘤

  • 解析:吞咽困难的病因有:1.口咽部疾病:口咽炎、口咽损伤、咽白喉、咽结核、咽肿瘤、咽后壁脓肿等。2.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肌功能失调(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甲状腺极度肿大等。其中食管癌是重要病因。3.神经肌肉疾病: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环咽失弛缓症等。4.全身性疾病:狂犬病、破伤风、肉毒中毒、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等。故选:ABCDE。

  • [多选题]关于钩虫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大多数慢性感染是无症状的

    可出现失血性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合并瘙痒性红斑

    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

  • 解析:1.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s)是由钩虫(hookworm)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有缺铁性贫血、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可致心功能不全及发育障碍。轻型患者可无症状,仅在粪便中查获钩虫卵,称钩虫感染。2.钩蚴(以美洲钩虫为主)侵入处,可在20~60min内出现瘙痒、水肿、红斑,继而形成丘疹。3。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中医肛肠学(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