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题目:患者男性,45岁。二十余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多于感冒受凉后加重,严重时伴有轻微喘息,不伴有长期低热、乏力、盗汗、胸痛、咯血、心慌等症状,未行正规诊疗,仅于症状严重时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等处理,短期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两月前受凉后咳喘症状再发加重,咳痰为灰白色黏液痰,量较多,伴明显活动后气促,在当地给以抗感染(具体不详)、镇咳化痰(痰易净、咳特灵等)等治疗效果不佳,喘憋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入睡。近期病程中不伴发热畏寒、心慌、胸痛、咯血、晕厥、腹胀食欲缺乏、尿量减少及下肢水肿。曾在外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双肺纹理明显增强,普大心,心影增大成烧瓶样”。病程中患者近期精神睡眠差,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体重变化不明显。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无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30年吸烟史,日均10支;30年饮酒史,日均250ml。长期从事接触粉尘类物质的工作(石料加工),因慢性咳喘在外院曾经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否认先天性心脏病、消化、内分泌、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病史。 查体:T 36.8℃.P 86次/分,R 22次/分,BP 110/88mmH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扶行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手指氧饱和度96%),咽部略充血,颈软,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糙,双下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遥远,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和心包叩击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肝颈反流征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不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周围血管征(-)。
解析:5.心包穿刺抽液不但能迅速缓解大量心包积液对周围结构的压迫,从而减轻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而且可以同时送检以便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为原发病因的探寻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如有条件可以留置引流管,多次反复抽取送检,可持续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检出的阳性率。由于患者此次起病前有受凉感冒病史,外院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支持合并存在肺部感染(尤其是不能完全排除结核菌感染),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谱(有抑制抗酸杆菌作用的广谱抗生素)是非常合适的。疾病本身消耗和抽液(血性渗出液)使患者的一般状况较差,给予相应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疾病的控制和进一步寻找原发病因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由于目前心包积液性质并不完全明确,因此尚不宜采取抗肿瘤和抗结核化疗。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