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955年8月

题目: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始于( )。

解析: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始于1955年8月。当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及时对肃反运动中清理出来的一部分不够刑事处罚的对象进行改造和安置,根据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和人的学说,国家提出了指定劳动教养的政策。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 )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实施的行政制裁。
  • 公安行政处罚

  • 解析:公安行政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实施的行政制裁。我国现行的公安行政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公安行政处罚具体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暂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执照等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 [单选题]3 履行执行户口管理制度,做好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属于( )
  • 户籍警察


  • [多选题]下列哪种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 行政执法人员做出的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因公民、法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不可抗力的损害

  • 解析:解析:ABC项都是与行使职权无关的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故ABC项符合题意。D项是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因此属于国家赔偿 的范围。

  • [单选题]警察甲与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枪向乙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是( )。
  • 疏忽大意的过失

  • 解析:解析:本题甲不具有杀害乙的故意,所谓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但是却自信能够避免。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本题中甲作为警察应该预见其行为的危险性,因其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乙死亡的危害结果,所以本题答案应为D。

  • [单选题]名称权是( )。
  • 法人享有的人格权

  •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的规定,法人享有名称权,公民享有姓名权。C项符合题意。

  • [多选题]警务公开的方式主要有( )
  • 警务公开手册

    警民联系卡、便民卡

    口头告知

  • 解析:解析:新时期,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和形式主要有:警务公开制度;“110”接受群众投诉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本题中ABD均属于警务公开的方式。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