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题目:西汉武帝时颁布“告缗令”的目的主要是( )。
解析:解析: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布“缗钱令”,征收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和所得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又发布“告缗令”,奖励告发逃避算缗的富人(主要是商贾),给予告发者应征缗钱之半。“告缗令”虽增加了汉朝统治者的收入,打击了大商人,但也阻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因此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的区别表现在( )。
两者所依据的事实状态不同
两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两者所适用的范围不同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的区别。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都属于时效制度的一部分,两者所表现的法律关系相同。
[单选题]著作权自( )之日起产生,并受法律保护。
作品创作完成
解析:解析:著作权自作品完成之日起产生,并受法律保护,这是著作权与商标权、专利权的重要区别之一,后者的权利取得必须履行法定的申请手续。
[单选题]依照唐律规定,对家长参与的家庭成员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是( )。
只坐尊长,卑幼无罪
[单选题]法律职业伦理的特征是( )。
公共性、职业性与政治性三重性的统一
[多选题]宪法的特征包括( )。
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宪法制定程序的特殊性
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解析:解析: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单选题]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 )
错误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对于累犯,只规定不得假释,没有规定不得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