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72分
题目:在一次考试中,赵、钱、孙三人的平均分是81分,钱、孙、李三人的平均分是74分,已知赵的分数是93分,那么李的分数是( )。
解析:赵、钱、孙三人的总分是81×3=243,钱、孙、李三人的总分是74×3=222,那么243-222=21就是赵的分数减去李的分数之差,已知赵的分数是93分,那么李的分数是93-21=72(分)。本题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解析:货币的流通手段则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有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A项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一种体现,因为此处说的是10元钱可以买5斤苹果,而买了没买并没有说,只是说10元钱相当于五斤苹果。而B与D项中的货币均没有付出,不能算是完成了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单选题]《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10条规定,在文件上应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的是( ).
上行文
解析:30.A[解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10条的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主要目的是使上级单位的领导人了解下级单位谁对上报的公文内容负责.
[多选题]: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身份权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配偶权
亲权
解析: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具体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故正确答案为AD项。
[单选题]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后被假释,其假释考验期限为( ).
5年
解析:21.C[解析]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根据《刑法》第83条第2款的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这段话讨论的主题是( )。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规划
解析:25.B【解析】这是一个理解文意主旨的题型。全文多次出现了“将”字,说明是一种规划,而不是工作经验总结,这就否定了A项。材料中提到了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艰巨性,但中心材料却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措施和发展规划,可以否定D项。B项和c项相比较,B项更合适。因为材料中不仅有发展规划或前景,还有与之相应的改革措施,因此B项最符合文意。
[单选题]一般而言,《著作权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 )
民法
解析:《著作权法》调整的是著作权法律关系,属于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应属于民法。
[单选题]纯公共物品是由( )提供的。
政府
解析:纯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性质使得诸如利益边界的划分、外部效益的补偿、产品价格的确定以及如何避免“搭便车”等问题,很难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加以解决,而国家可以凭借政治权力予以妥善的解决。
[单选题]: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 )领导。
国务院秘书长
[单选题]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是( )。
实践
解析:无论是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都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