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轮船失事,船长迅速乘救生艇率先逃生
题目:下列选项中哪种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 )
解析: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起因条件,即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2)时间条件,即危险必须正在发生;(3)对象条件,即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4)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5)限制条件,即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6)限度条件,即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7)特别例外限制,即为了避免本人遭受危险的法律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从本题来看,选项A、C、D均符合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属于紧急避险。选项B中的船长是职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根据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不适用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因而船长的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被恩格斯称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是( )。
罗马法
解析:解析: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了中世纪许多国家,推进了西欧法制的发展进程,也对近代法律与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编纂体例和私法体系直接被《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继承。因此,罗马法被恩格斯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故选B项。
[单选题]甲立有遗嘱,表示其遗产由独生子乙继承。乙因病先于甲死亡。甲死亡后,乙的儿子丙继承甲的遗产。这属于( )。
代位继承
[单选题]国家(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
[单选题]在秦代“子盗父母”、“父母擅刑”属于( )。
非公室告
解析:解析:秦朝把犯罪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两类。因“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与奴妾”等引起的家庭范围的侵害行为是“非公室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称之为“公室告”。因此,本题应选“非公室告”。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总理负责制具体内容的是( )。
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解析:解析: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包括:总理提名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免;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并对所议事项有最终决定权;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等,都由总理签署;总理代表国务院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汇报工作。A、B、D项错误,C项正确。
[单选题]《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唐律定罪量刑的原则是( )。
累犯加重
解析:解析:题干中古文的大概意思是:盗罪经判决后,仍然犯盗罪的,前后犯三次处徒刑的盗罪的,判处流刑2000里。犯三次处流刑的盗罪的,处绞刑。对于犯三次盗罪的,升格刑种加重处刑,称为累犯加重,故选B项。
[单选题]甲为某法院民庭审判员,在审理一起贸易纠纷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做出被告胜诉的判决,使原告损失货款近40万元。事后甲按事先约定从被告处收受5万元人民币。对甲的行为应当
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多选题]甲15周岁,其对下列行为中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放火
强奸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甲15周岁,其应对放火罪和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