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较多饮酒者常发生,AST、ALT明显升高

题目: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解析: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分为药物固有毒性和宿主的特异质性两类。特异质又分为免疫特异质和遗传特异质,前者通常经1~4周的致敏;出现发热、皮疹而起病,再用药可迅速出现肝损害;后者是由于异常的药物代谢使肝毒性代谢物增加,可在给药期间1周至1年发病,因此再给药引起肝损害的时间较长,且发热、皮疹也极少见。异烟肼肝损害为遗传特异性,另一方面异烟肼肝损害为肝细胞损伤型,血清AST、AL明显升高,较少出现黄疸和GGT+升高。异烟肼多与利福平合用,合用时易诱发肝损害,这与肝细胞的细胞CYP药物代谢酶受诱导有关,利福平、苯巴比妥和乙醇均可诱导药物代谢酶,从而加重异烟肼的肝损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过敏性鼻炎全身治疗首选
  • 氯雷他定

  • 解析:本题考查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非处方药:①全身治疗口服抗组胺药,首选氯雷他定或赛庚啶;②局部治疗宜用萘甲唑啉滴鼻液、羟甲唑啉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拟肾上腺素药。

  • [单选题]患者男性,36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换瓣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因感冒发热而应用对乙酰氨基酚,一周前复查国际标准化比(INR),较前增高,医师考虑可能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相关,试问对乙酰氨基酚增强抗凝作用的机制为
  • 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

  • 解析:对乙酰氨基酚增强抗凝作用的机制为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故选A

  • [单选题]甲硫氧嘧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粒细胞缺乏症

  • 解析:甲硫氧嘧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为0.3%~0.6%。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2~3个月内,老年人较易发生,应定期检查血象。

  • [单选题]以下有关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项目中,判断"大三阳"区别于"小三阳"的主要项目是
  • HBeAg(+)

  • 解析:本题考查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若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故判断"大三阳"区别于"小三阳"的主要项目在于e抗原阳性。

  • [多选题]以下哪几条是药物被动扩散的特征
  • 不消耗能量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 解析:药物黏膜吸收机制可分为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膜孔转运以及胞饮和吞噬作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消耗能量,有部位和结构特征,有饱和状态,有载体参加。被动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扩散动力是膜两侧浓度差,没有部位特征,不需要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 [单选题]诊断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依据是
  • 病理形态学检查

  • 解析:病理形态学检查是诊断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依据,故选E

  • [多选题]泻药主要用于治疗
  • 急、慢性便秘

    排除肠内有害物质

    服药中毒后

    痔疮病人


  • [多选题]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有
  • 去甲肾上腺素

    垂体加压素

    奥曲肽

    14-肽天然生长抑素

  •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低温利于胃黏膜病灶止血,胃壁于20 ℃时血流量可减少50%,10~14 ℃时胃蛋白酶受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下降,因此,可用4 ℃ 80 mg/L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00 ml分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30~60 min 1次,重复4~6次无效者则停用。奥曲肽【药物作用】 ①可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和拮抗胰高糖素对内脏血管的扩张作用,而对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可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可改善胃粘膜血液供给。②可选择性地减少门静脉及其侧枝循环血流量和压力;降低食管胃底静脉的压力;③可抑制胆囊的排空,抑制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的分泌,减少胰酶的损伤作用;对Oddi 括约肌具有松弛作用,有利于胰液的排泄。可抑制胃肠蠕动用于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及胃底静脉破坏出血;应激性溃疡及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胰瘘和胃肠道瘘管,以及其他突眼性甲状腺肿、肢端肥大症、特发性假性肠梗阻,垂体腺瘤。故选ACDE

  • [单选题]不属于胸痹病因的是( )
  • 心虚胆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核医学医师 口腔学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