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FI抗原 V-W抗原 MT抗原

题目:鼠疫杆菌的致病物质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沙门菌的Vi抗原是指
  • 荚膜多糖

  • 解析:Vi抗原为沙门菌的表面抗原,是覆盖在LPS外的荚膜多糖抗原。新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Vi抗原,能阻止O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 [单选题]区分HIV与其它反转录病毒的特异性蛋白是:
  • 衣壳蛋白(p24)


  • [单选题]关于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 原为正常菌群,特定条件而感染

  • 解析:通常条件下对人不致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寄生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

  • [单选题]提取DNA的方法有多种,在用酚,氯仿法中最后可用于沉淀DNA的常用试剂是
  • 无水乙醇

  • 解析:用酚/氯仿法提取DNA时,抽提后,移出含DNA的水相,做透析或沉淀处理,DNA不溶于乙醇,常用二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DNA。

  • [单选题]女性,14岁,淋雨次日突然寒战、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体温39℃。X线检查示右肺中叶有密度增高的片状阴影。痰标本涂片革兰阴性染色,镜检可见阳性双球菌,呈矛头状,荚膜染色可见较宽荚膜。此病可初步诊断为
  • 大叶性肺炎

  • 解析: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病人突然发病,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痰为铁锈色。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矛头状双球菌,周围有较宽的透明区,经荚膜染色确认后可初诊。

  • [单选题]引起人类霍乱流行或散发的病原体是
  • 霍乱弧菌O1和O139血清群


  • [单选题]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 染色体基因

  •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 [单选题]某地区居民队列研究发现,BMI(体重指数)>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为其他人群的2.8倍(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地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BMI(体重指数)>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OR为1.22(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表明此差异的原因是,病人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始注意饮食、体育锻炼等。引起上述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差异的偏倚为
  • 奈曼偏倚

  • 解析:引起上述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差异的原因是这两个研究选择的病例不同,一个以新患病为主,另一个是现患病,因此容易产生现患一新发病例偏倚,即奈曼偏倚。

  • 推荐下载科目: 心电学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营养(士)(代码:108)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CDFI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