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A
  • 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 解析:【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释义】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 [单选题]输血反应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血液中毒


  • [单选题]大头瘟初期见
  • 正确答案 :C
  • 卫气同病

  • 解析: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即见卫气同病证,继则肺胃热毒炽盛。本病发展过程中,往往因邪毒攻窜而出现头面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等表现。毒盛肺胃证为大头瘟气分热毒炽盛、化火攻冲头面的证候。

  • [单选题]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
  • 正确答案 :B
  • 足少阴肾的病变


  • [单选题]乌梅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正确答案 :C
  • 白术


  • [单选题]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硬而小便数者,治宜选用
  • 正确答案 :D
  • 麻子仁丸

  • 解析:麻子仁丸(《伤寒论》)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痈的特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根脚坚硬,状如钉丁,病情变化迅速,易毒邪走散

  • 解析:痈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个临近毛囊的深部感染,表现为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可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具有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和易敛的特点。E项,疔疮的特点是根脚坚硬,状如钉丁,病情变化迅速,易毒邪走散。

  • [单选题]既能涌吐痰涎,又能截疟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常山

  • 解析:常山 涌吐痰涎 截疟

  • [单选题]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此症是
  • 正确答案 :C
  • 邪在半表半里

  • 解析:寒热往来--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病 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化生"天癸"的主要物质是
  • 正确答案 :E
  • 肾精


  • [单选题]临床上鉴别肾性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新鲜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


  • [单选题]为西方医学道德奠基的代表作是
  • 正确答案 :B
  • 《希波克拉底誓言》

  • 解析:《希波克拉底宣言》

  •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主治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


  • [单选题]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清热燥湿

  • 解析: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苦泄——通泄大便,治疗便秘。   降泄气逆,治疗咳喘、呕吐等。   清泄火热,治疗火热证。   ②苦燥——燥湿作用,治疗湿证。如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

  • [单选题]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燥邪

  • 解析: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袭阳位:感冒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头面部 (2)火热易伤津耗气:口干、大便干 (3)火热易生风动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出血 (4)火热易致肿疡:红、肿、热、痛 (5)火热易扰心神:神昏谵语,狂躁妄动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口干口渴,气短乏力   (3)暑多夹湿:呕恶,困倦,大便溏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 [单选题]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人参与藜芦

  • 解析: 十八反   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诸参(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推拿学(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疾病控制(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核医学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