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膀胱镜

题目:患者男,51岁。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伴有不规则血块及轻度膀胱刺激症状2年余。患病以来体重下降约5kg。B超提示:膀胱左侧壁有一直径5cm大小占位病变,侵犯膀胱壁几乎达全层,左输尿管下段扩张。入院后一般检查:体温正常,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80/90mmHg。

解析:2.膀胱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有蒂还是广基,检查中还可做肿瘤活检送病理检查。其余均不可做活检,因此膀胱镜价值最大。选A。IVU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及膀胱肿瘤对上尿路的影响。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超声能发现直径大于0.5cm的肿瘤。尿细胞学检查只是初步筛查血尿的检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胰头肿瘤患者出现黄疸,可能是压迫了
  • 胆总管胰段

  • 解析:胰头后方有胆总管经过。胰头肿瘤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淤积,胆红素反流入血,出现全身黄疸的现象。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属于骨折晚期并发症的是
  • 骨化性肌炎


  • [单选题]患者,女,17岁。高热,咳铁锈色痰,右下肺部呼吸音弱。以下哪项不正确
  • 用药后复查胸片,阴影消失后停抗生素

  • 解析:患者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治疗,如果青霉素过敏,首选红霉素。患者考虑是肺炎球菌性肺炎,疗程应持续到体温正常后3~5天,不必使用长疗程,但总疗程不短于5天。

  • [单选题]下列对疾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十二指肠溃疡常见并发症是狭窄、穿孔、出血、癌变

  •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常见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孔、出血、狭窄,但十二指肠溃疡不会发生癌变,少数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D是错的,故选D。其余各项描述都是正确的。

  • [单选题]关于恶露,下述哪项不正确
  • 浆液性恶露持续时间为1周

  • 解析:产后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这是产妇在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仍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因含多量浆液得名,色淡红。镜下见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宫颈黏液,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日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 [单选题]男,45岁。突发中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呕吐、尿黄2小时,发病前3小时大量饮酒,并进食较多油腻食物。查体:T37.5℃,P98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上腹有压痛及反跳痛。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 腹部CT

  • 解析:患者饮酒、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突发中上腹部疼痛并呕吐、尿黄,查体可见上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考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为明确诊断,CT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不仅能诊断急性胰腺炎,而且能鉴别是否有胰腺坏死,还可发现胰腺周围脏器组织间有无胰外积液和坏死感染征象。   【避错】血尿淀粉酶测定是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后开始升高,24小时可达高峰,4~5天恢复到正常。尿淀粉酶在24小时才开始升高,48小时可达高峰,下降缓慢,1~2周后恢复正常。该患者发病2小时,淀粉酶可能尚未升高。

  • [单选题]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 解析: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可引起豚鼠角结合膜炎。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可引起腹泻。综合分析,本题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中药学(正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MRI技师 公共基础知识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