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题目:流行病学研究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型不合的输注可以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以下哪条是不正确的
  • 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均无补体参与


  • [单选题]质量管理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下面哪种方式不是
  • 产品检验


  • [单选题]平均每个核小体重复单位占DNA的长度约为
  • 200bp


  • [单选题]将抗原性物质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为人工主动免疫,下列对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死疫苗易于保存,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较大,且需接种多次,但免疫效果优于活疫苗


  • [单选题]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一般要求HCT大于
  • 0.25


  • [单选题]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少于
  • 150mg


  • [单选题]极差是反映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两组极差相同,则其离散程度必相同

  • 解析:本题考点是极差的优缺点。两组观察值的极差相等,由于其他观察值间变异不同,两组的离散程度不一定相同。

  •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见于哪种疾病
  • 心肌梗死

  • 解析: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常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为血栓性疾病,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急性白血病和MDS骨髓异常造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差,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均可以使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 [单选题]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 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 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对照的选择要求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不患有所要研究疾病甚至是同一系统或同一病因的疾病。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LA物理师 内科主治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