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整体把握 科学分解 组织综合
题目:与系统原理相对应的整分合管理原则的主要涵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内脏痛的生理特征是
缓慢而持久
不能精确定位
对刺激分辨能力差
常伴有恶心,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常放射或牵涉到其他区域
解析: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①缓慢而持久,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辨能力差,原因是内脏上的感受器分布明显比躯体稀疏。②常伴有恶心,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常放射或牵涉到其他区域。故选ABCDE
[多选题]"倾听"技巧的具体行为有
专注
移情
接受
对完整性负责
[多选题]控制过程的三个关键步骤是
确立标准
衡量成效
评价并纠正偏差
[多选题]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措施包括 ( )
勤换尿布以防尿布皮炎
用中性肥皂沐浴
衣服宽松便于肢体活动
尿布应选用质地柔软的棉布
观察一般情况
解析:1.保暖 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必须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在中间温度下(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2.预防感染 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3.皮肤护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4.五官护理 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5.衣服 新生儿皮肤又细又嫩,所以要给新生儿柔软、宽松的衣服,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但一定要洗干净。衣服不宜扎得过紧,以防损伤皮肤。6.哺乳 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这不仅使得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多选题]小儿急性中毒时,符合洗胃的情况是
毒物进入不超过4~6小时
患儿已进入昏迷状态
患儿体温正常
解析:对水溶液药物中毒,适用于洗胃;中毒引起惊厥未被控制前禁止洗胃;一般为服毒4~6小时以内;强腐蚀性毒物摄入者禁忌洗胃;昏迷患者也可洗胃
[多选题]护理臀红时的注意事项 ( )
保持床单位的平整,臀部清洁、干燥
暴露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臀红患儿最好不加包扎
解析:护理臀红时应保持床单位的平整,臀部清洁、干燥;暴露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对局部皮肤发红不要用热水和肥皂洗;臀红患儿最好不加包扎,以利于水分散发,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用光照疗法照射时需要有专人守护,避免烫伤。故选ABD。
[多选题]影响血压的因素有 ( )
心输出量
心率
动脉管壁的弹性
血量/容量比值
外周阻力
解析:影响血压的因素有:1.每博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另外体内激素、心脏功能、血管状态、运动量、饮食等都会影响到血压。故选ABCDE。
[多选题]手消毒的目的
清除致病性微生物
预防院内感染
预防交叉感染
避免污染无菌物品
避免污染清洁物品
解析:手消毒的目的是: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 物品和清洁物品。故选ABCDE。
[多选题]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易患的疾病是
耳咽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
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喉头水肿和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
解析:1.鼻 鼻腔相对狭窄,位置较低。婴幼儿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粘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2.鼻窦 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2—3岁开始出现,12~13岁时才发育,蝶窦3岁时才与鼻腔相通,6岁时很快增大。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易发生鼻窦炎。3.鼻泪管和咽鼓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4.咽部 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括咽及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已发育,后者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则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5.喉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志。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下呼吸道1.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粘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一旦感染易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阻塞。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向侧方伸出,而右支气管短而粗,为气管直接延伸,故异物很容易易进入右支气管。2.肺 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粘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3.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呼吸时,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发绀。小儿纵隔体积相对较大,周围组织松软,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