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
正确答案 :D
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解析:解析:误把李四当作张三而杀死,属于刑法理论中的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这种对象错误并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题目中甲主观上有杀人的意图,客观上又实施了杀人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并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单选题]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其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该合同的效力为( )。
正确答案 :D
效力待定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其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范畴。
[单选题]甲窃得某公司的银行账户密码,在办公室利用互联网将该公司账上的5万元钱转入自己的账户。后被一同事发现,对甲极力规劝,甲悔悟,遂将5万元转回该公司的账户。甲的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 :B
犯罪既遂
[单选题]下列关于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
正确答案 :A
遗赠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单方法律行为的认定。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相对应而言。遗赠是遗赠人用遗嘱的方式,将财产无偿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并于立遗嘱人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遗赠人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同意,只要遗赠人用遗嘱表明了遗赠的意思,在遗赠人死亡后,就发生法律效力。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赠与不仅仅要求赠与人交付标的物,还要求受赠人接受标的物,因此属于双方法律行为。注意赠与和遗赠在这方面的差别,切忌混淆。可见,排除B项。委托和保管都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因此,都属于双方法律行为,排除C项和D项。
[单选题]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正确答案 :D
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
解析:解析: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法与道德起源和存在的时间不同,法的出现晚于道德。(2)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律规范具有具体性、明确性、统一性。(3)法与道德的适用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调整的范围远大于法。在不同的时期和方面,法与道德的要求并不一致,不能绝对说法律的要求更高。故D正确。
[单选题]将《刑名》篇分为《刑名》、《法例》两篇,始于( )。
正确答案 :A
《晋律》
[单选题]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
正确答案 :C
想象竞合犯
解析:解析: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是从一重处断。
[多选题]关于唐代的刑事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
区分公罪与私罪
自首原罪
累犯加重
六赃犯罪,处刑较重
解析:ABCD
[多选题]刑法的论理解释可以分为( )。
正确答案 :AD
扩张解释
限制解释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解释的分类。(1)以效力为标准,刑法解释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2)以方法为标准,刑法解释划分为文理解释,论理解释(又分为限制解释,扩张解释)。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