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法的遵守
题目: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解析:B (1)法的实施,根据是否需有权机关的干预分为法的适用与法的遵守。法的适用是有权机关的行为。(2)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从内容上看,法的遵守包括行使法的权利和履行法的义务两个方面。(3)行使法的权利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行为,或者是要求他人实施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来保证自己合法权利得以实现。本题中黄某的行为是行使《宪法》第41条赋予公民的举报权的行为,属于法的遵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 )。 ①大城市人口减少②大城市经济水平下降③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④汽车普及、高速公路网发达
③④
解析:根据教材有关知识,逆城市化是在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一列城市环境问题,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现了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所以,选C。
[多选题]根据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属于近亲属的是( )。
姐姐
祖父
外孙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亲属的范围。法律上确定近亲属范围的意义在于明确哪些亲属之间有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属于近亲属的范畴,才可能享有法律上规定的亲属身份权。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本题中选项C侄子不属于近亲属的范畴。故答案为ABD。
[单选题]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
法的溯及力 (⊙o⊙)
解析:B法的溯及力,即法律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某公安局采购警械
解析: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政奖励与行政给付、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行政裁决等行为。本题中选项A和D属于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选项B属于行政处罚行为,选项C不属于行政行为。答案为C。
[单选题]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宗法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单选题]下列关于古代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宋朝科举考试中创造了回避的考试方法和规则,以防科举舞弊
解析:C汉朝的三互法是有关官吏任职的回避制度,而不是考课回避制度。故A项表述错误。唐朝的司法官审判回避制度称为换推制,而不称为别推制,故B项表述错误。宋朝科举考试中创造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回避的考试方法和规则,以防科举舞弊。可见,C项正确。明朝对地方官实行“北人南官、南人北官”的籍贯回避制度,对于京官并不适用此制度。故D项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