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加强激励的科学性
题目:防止和克服激励效应弱化的措施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是 ( )
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5岁以后少见
解析: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发病年龄6月至3岁较多见,一般到6岁后由于大脑发育完善而惊厥缓解,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上升过程中大于38℃以上出现惊厥。
[单选题]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护理不妥的是
定时监测血糖
解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护理措施:保暖,防止感染、加强智能训练、保证营养供应、保持大便通畅。
[单选题]某婴儿体重5.1kg,前囟门1.5cm×1.5cm,后囟0.2cm,能微笑,头不能竖立,最可能的年龄是
3~4个月
解析:因为分娩时婴儿头颅通过产道,故出生时骨缝稍有重叠。生后2~3个月颅骨重叠逐渐消失。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2岁时96%的儿童前囟闭合。我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显示平均男婴出生体重为(3.33±0.39)kg,女婴为(3.24±0.39)kg。正常足月儿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长可达1~1.7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三个月的婴儿前囟门应该在1.5*1.5cm左右,后囟基本关闭,因此年龄应为3~4个月。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颅内出血
解析: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 (3)乳腺肿大:生后第3~5天,男、女足月新生儿均可发生乳腺肿胀,如蚕豆到鸽蛋大小,这是由于母亲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一般不需处理,切勿强烈挤压,以免继发感染。生后2~3周内消退。 (4)口腔内改变: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分别俗称为“上皮珠”和“板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其两颊部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对吸乳有利,不应挑割,以免发生感染。 (5)假月经:有些女婴生后5~7天阴道可见带血性分泌物,持续2~3天,称假月经。系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而形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不必处理。
[单选题]女孩,7岁。因低热伴反复头痛、呕吐3天入院。入院后经一系列辅助检查,考虑为病毒性脑炎。患儿于次日突然意识障碍加重,呼吸不规则,时有呼吸暂停,双瞳孔对光反应减弱。病情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合并( )
枕骨大孔疝
解析:枕骨大孔疝改变出现较早而明显,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1/3可见Cushing反应。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发生较晚,可无意识障碍或昏迷仅发生在死亡前数分钟或数小时,一旦出现则很快出现生命中枢衰竭表现,突然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因此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训练小儿定时大小便的习惯宜从
3个月开始
解析:儿童控制排便的能力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度有关,存在个体差异,且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随着食物性质的改变和消化功能的成熟,婴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至每日1~2次时,即可开始训练定时大便。训练小儿定时大小便的习惯宜从3个月开始。故选B。
[多选题]引起小儿腹胀的常见病因有
严重感染
先天性巨结肠
低血钾
中毒性肠麻痹
机械性肠梗阻
解析: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1.胃肠道疾病(1)胃部疾病 常见于慢性 胃炎、 胃溃疡、 胃下垂、胃扩张及 幽门梗阻等。(2)肠道疾病 常见于 肠结核、痢疾、 肠梗阻及习惯性 便秘等。(3)其他 胃肠 神经官能症。2.肝、胆与胰腺疾病如急、 慢性肝炎, 肝硬化,慢性 胆囊炎,胆石症及 胰腺炎等。3.腹膜疾病常见于急性 腹膜炎、结核性 腹膜炎等。4.心血管疾病常见于 心力衰竭、肠系膜 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等。 心绞痛和 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5.急性感染性疾病如 败血症、重症 肺炎及 伤寒等。
[单选题]医务人员进行手的消毒,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