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手术后AFP又升高提示肝癌复发
题目:甲胎蛋白(AFP)升高的临床意义是
解析:AFP大于400μg/L时,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期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等,可考虑肝细胞癌的诊断;肝转移癌患者AFP多不增高;AFP可作为术后随访定期观察,以早期发现转移复发患者;AFP、CEA、CA19-9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ALT和AFP同时增高,对诊断肝癌无关。故选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抢救经呼吸道吸入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
解析:急性中毒情况危重时,首先应迅速对呼吸、循环功能,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应立即停止毒物接触,毒物由呼吸道或皮肤侵入时,要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现场,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故选E。
[单选题]能杀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TNF-α
解析:肿瘤坏死因子(TNF)分为TNF-α、TNF-B两种,前者称恶病质素,后者称淋巴毒素。主要生物学作用:①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②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增强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③增强T、B细胞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增生反应,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④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分泌IL-1、IL-6、IL-8、CSF等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发生;⑤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⑥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
[单选题]对一个地区全体居民进行高血压普查资料分析,可计算当地的
高血压患病率
解析: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单选题]Hp感染致慢性胃炎的机制哪项不正确
Hp的尿素酶起破坏黏膜作用
解析:Hp感染致慢性胃炎的机制是Hp分泌毒素引起炎症,分泌多种毒素渗入黏膜致中性粒细胞浸润致黏膜屏障破坏,氢离子逆向弥散。引起散在的胃黏膜糜烂。
[单选题]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血糖情况的时间是
8~12周
解析:糖基化血红蛋白反映取血前8~12周的血糖情况。故选C。
[单选题]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治疗首选
西地兰
解析:①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应该及时控制其心室率,保证心室充盈,首选洋地黄类药物,因为洋地黄类药物有正性肌力(加强心收缩力)、负性频率(减慢心率)、负性传导(减慢房室结传导)的作用,从而缓解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房颤得到控制,故9题选B。②毛花苷C(西地兰)属于洋地黄类药物。③普罗帕酮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降低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另外有弱的P受体阻断作用,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因此适用于室上性及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及预防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者,可作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首选治疗药。故10题选C。
[单选题]患者,男,36岁,近5个月于剧烈活动时常发生黑朦及短暂意识丧失。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为1:6,最可能的诊断为
肥厚型心肌病
解析:临床上在胸骨下段左缘有收缩期杂音应考虑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2,对诊断极为重要。A项根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可做出诊断;B项通过血压检测可发现问题,并基本无心脏杂音;C、E项通过超声心动图可检测出。故选D。
[单选题]脓胸
咳嗽伴大量脓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