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心悸

题目: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顿咳常见于
  • 小儿

  • 解析:小儿

  • [单选题]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功效的药物是
  • 桂枝


  • [单选题]在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中,共同应用的药物为
  • 川芎、当归、赤芍

  • 解析:血府逐瘀汤: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膈下逐瘀汤:五灵脂 当归 川芎 桃仁 丹皮 赤芍 元胡 甘草 红花 香附 乌药 枳壳 少腹逐瘀汤:元胡 没药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干姜 肉桂 小茴香

  • [单选题]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宜
  • 乌头赤石脂丸

  • 解析:乌头赤石脂丸证 原文: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 [单选题]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 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 解析:【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释义】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小承气汤证的主症
  • 恶寒

  • 解析: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CT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