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尽可能避免诱发症状的刺激物

题目: 患儿女性,4岁,因“3天前食用虾后双下肢出现少量红色皮疹”就诊,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双下肢皮疹逐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片,伴腹痛,以脐周为主,诊断“过敏性紫癜”。

解析: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感染、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都可以成为致敏因素,使具有敏感体质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主要是速发型变态反应和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从而造成一系列损伤,只有尽可能避免生活环境中多种诱发症状的刺激物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其他方法都是对症治疗。故B选项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点是
  • 一般在出生后4~6小时内发病

    主要原因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多见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呻吟

  • 解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呻吟

  • [多选题]佝偻病激期的表现有
  • 方颅

    肋骨串珠

    "0"形腿

    肋膈沟

  • 解析: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

  • [多选题]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
  • 急性扁桃体炎

    疱疹性咽峡炎

    咽结合膜热

  • 解析: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 [多选题]影响护理人员排班的因素有
  • 排班方法

    护理分工方式

    护理人员素质

    医院政策

    工作时段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PRK-LASIK医师、技师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