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E

血小板聚集试验最常用的是比浊法 记录仪记录的血小板透光度变化就是血小板聚集曲线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聚集率下降 脑梗死、高脂饮食、吸烟等聚集率增加

题目:有关血小板聚集试验哪些说法是对的 ( )

解析:原理(浊度法)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致聚剂,血小板发生聚集,血浆浊度变化,透光度增加,血小板聚集仪将这种浊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并记录,形成血小板聚集曲线。根据血小板聚集曲线可了解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口服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脂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PAgT减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如尿毒症、肝硬化、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胰腺病理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胰酶在进入十二指肠后被激活

  • 解析:胰淀粉酶由胰腺以活性状态排入消化道的。

  •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红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血清中可检出内因子抗体

  • 解析:急性红白血病是红细胞及白细胞两系同时恶性增生性疾病,其贫血程度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外周血中可见各阶段的幼红细胞,幼红细胞的形态奇特并有巨幼样变,随着病程的进展幼稚粒细胞逐渐增多。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常呈强阳性,积分值明显增高;表面抗原表达主要是血型糖蛋白A、CD13、CD33、CD34。在恶性贫血时血清内因子抗体阳性。

  • [单选题]患者标本双份测定结果的差值可以绘制在何种质控图上 ( )
  • 极差控制图


  • [单选题]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原为
  • 核蛋白

  • 解析:流感病毒的核蛋白为特异性抗原,抗原性稳定,很少发生变异。

  • [单选题]APTT和PT都延长多见于
  •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 解析:APTT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筛检试验,PT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筛检试验。两者都延长反映在共同途径中有缺陷。

  • [单选题]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
  • 肝脏

  • 解析: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在肝脏,另外,胃肠道、肺、血浆也有部分生物转化作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CT技师 医学检验(师) 外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