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注射剂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是
  • 正确答案 :C
  • 葡萄糖

  • 解析:射剂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是葡萄糖,亚硫酸氢钠常作为注射剂的抗氧剂,依地酸二钠常作为金属络合剂;盐酸常作为pH调节剂;葡萄糖常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山梨酸一般不属于注射剂的附加剂。本题选C。

  • [单选题]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琥乙红霉素

  • 解析:琥乙红霉素该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在胃酸中较红霉素稳定。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该品敏感。该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该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该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该品为含矫味剂的颗粒;味甜而芳香。

  • [单选题]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D
  • 反絮凝剂

  • 解析: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为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为润湿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 [单选题]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表示
  • 正确答案 :E
  • 药物消除的快慢

  • 解析:血浆半衰期(T1/2) 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血浆半衰期是临床确定给药间隔长短的重要参数之一。

  • [单选题]α-螺旋和β-折叠属于蛋白质的结构是
  • 正确答案 :B
  • 二级结构

  • 解析:答案:B。使得多肽链的主链具有一定的有规则构象,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这些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环境卫生(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核医学技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