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理解性
题目:知觉过程中,依据过去的知识经验,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知觉的
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或意义性。理解可以使知觉更深刻、更精确,并且可以提高知觉的速度。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对于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知觉。相反,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常受到破坏。在观看某些不完整图形时,正是理解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充起来。此外,语言的指导作用、知觉的任务以及知觉者的态度、情绪、个性等都会影响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常见诱因是
低血钾
解析:缺钾及抗胆碱能、抗腹泻药物或鸦片类麻醉性镇痛剂可降低肠肌张力抑制肠运动,可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
[单选题]6个月小儿需要接种的疫苗为
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三联针
解析:Ⅰ卡介苗(出生时接种,只接种1次)
预防疾病:结核病
禁忌: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免疫缺陷症。
接种反应:接种后10-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结节,伴有痛痒感,4-6周变成脓包或溃烂,不要挤压和包扎;溃疡经2-3月会自动愈合。
Ⅰ脊灰疫苗(2、3、4月龄,4岁接种;接种4次)
预防疾病:小儿麻痹症
禁忌:发热、患急性传染病者;患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而且此种疫苗口服,因此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接种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
Ⅰ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各接种1次;接种4次)
预防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暂缓接种。
接种反应:注射部位会有红肿疼痛;两天内轻度发烧、不适、食欲减退,出现持续高烧、抽筋等,须立即看医生。
Ⅰ乙肝疫苗(0、1、6月龄接种;接种3次)
预防疾病:乙型肝炎
禁忌: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对酵母成分过敏者。
接种反应: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2-3天内自动消失。
[单选题]婚前医学检查是指
对严重遗传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的检查
解析: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A、C、D项均为婚前保健服务的内容。
[单选题]影响子宫复旧的主要因素是
宫内感染
解析:子宫肌炎时腹痛,恶露增多呈脓性,子宫压痛明显,子宫复归不良,可伴发高热、寒战、头痛、白细胞明显增高等全身感染症状。
[单选题]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2天入院,查体:T38.6℃,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面红而光滑,唇红不干,咽充血,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壁皮下脂肪0.7cm,弹性好。患儿除上呼吸道感染外,伴有的疾病是
轻度营养不良
解析:体重、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腹部皮褶厚度0.8~0.4cm,精神状态及肌张力基本正常为轻度营养不良。
[单选题]不是典型心绞痛特点的是
疼痛发作常持续15~30分钟
解析:心绞痛的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胸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偶伴濒死的恐惧感;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常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故选D。
[单选题]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减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9~10cm
解析: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加速期3-4cm,最大加速期4-9cm,减速期9-10cm。
[单选题]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解析:骨折的治疗原则是:①复位: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是治疗的首要步骤。②固定: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使其牢固愈合。③功能锻炼: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的肌肉、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因此选C。
[单选题]男婴,8个月。“咳嗽1天,发热3小时”就医。T39.3℃,就诊过程中突然双眼上翻,肢体强直,持续1分钟。查体:咽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半年前有过类似病史。患儿惊厥最可能的原因是
高热惊厥
解析:低钙惊厥除不同程度的佝偻病表现外,主要为惊厥、手足搐搦和喉痉挛,以无热惊厥最常见。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该患儿符合高热惊厥的表现,故本题答案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