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保险诈骗罪

题目:下列选项中,既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也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是:(  )

解析:本题中C项逃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D项故意杀人罪只能是自然人犯罪。A、B都是不纯正单位犯罪。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四位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共同犯罪时先后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丙: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但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因为聚众犯罪不一定成立共同犯罪

    丁:一开始被犯罪集团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手实行后,非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行人之一,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认定为主犯


  • [单选题]根据中国法律,如果中国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某种进口产品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下列关于反倾销税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反倾销税税额不得超过终局裁定的倾销幅度


  • [多选题]罗某受到朱某的人身威胁,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未采取任何措施。三天后,罗某了解到朱某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罗某以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安机关确未履行法定职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法院应当判决确认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行为违法

    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的行政赔偿请求


  • [多选题]第 53 题 关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本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 解析:我国《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同时第113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煽动分裂国家罪)、第一百零五条(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一百零七条(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第一百零九条(叛逃罪)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据此,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关于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理论上认为是指推定的“明知”。而非过失。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导游资格 司法考试 秘书资格 企业法律顾问 心理咨询师 公共营养师 其它 技工类 营销师 黄金从业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