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不宜常服 孕妇不宜 儿童不宜 不宜单用 运动员慎用
题目:中药罂粟壳
解析:中药罂粟壳有成瘾性,故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罂粟壳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麻醉药处方方可调配,应于群药中,且与群药一起调配,不得单方发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g。处方保存三年备查。故此题应选ABC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烦不寐,小便短赤,多见于( )
心火炽盛
解析:考查不寐的辨证论治。心火炽盛,不寐,心烦,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或脉数有力;肝气郁结,不寐,情志变化则加重,平时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嗳气时作,或胸闷喜太息。舌苔薄白,脉弦;阴血亏虚,不寐,健忘,心悸,虚烦不安,甚则盗汗、梦遗等。舌偏淡,苔薄少,脉细或细数;心脾两虚,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多选题]细辛的植物来源为( )。
北细辛
汉城细辛
华细辛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辛温解表药--细辛的来源"。细辛的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多选题]石菖蒲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镇静催眠
抗惊厥、解痉
抗心律失常
促进消化液分泌
降血脂
解析:石菖蒲,有镇静催眠、抗惊厥、解痉、抗心律失常、促进消化液分泌、降血脂等作用。
[多选题]乌梢蛇的鉴别特征有
全身乌黑或黑褐色
背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背鳞行数为偶数
气腥,味淡
解析:本题考查乌梢蛇的性状鉴别特点。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单选题]不宜与乌头同用的药物是
天花粉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出,本题考的是乌头类的配伍用药,如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天花粉为瓜蒌的根,因乌头反瓜蒌,两者合用会增强乌头的毒性,故天花粉不宜与乌头类同用。
[多选题]原料药的生产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加工制造方法的不同,大体可分为
生药的加工制造
药用成分和化合物的加工制造
利用生物技术加工生物材料获得的生物制品
解析:原料药的生产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加工制造方法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①生药的加工制造。生药一般为来自植物和动物的生物药材,通常为植物或动物机体、器官或其分泌物。主要经过干燥加工处理,我国传统用中药的加工处理称之为“炮制”,中药材分别经过蒸、炒、炙、锻等炮制操作,最后制成中药饮片;②药用成分和化合物的加工制造。主要包括从天然(植物、动物)提取和浓缩,获得流浸膏或浸膏;用化学合成法(合成法、半合成法)分离制备,可获得单体结晶;③利用生物技术(普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加工生物材料获得的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细胞、各种动物和人体的细胞及体液等。故选BCD。
[单选题]血塞通颗粒的功能是( )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解析:血塞通颗粒功能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单选题]桑叶除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外,又能
凉血止血
[单选题]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
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本能够配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
第四条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