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720mg

题目:某药的成人每次给药剂量为30mg/kg,每日给药3次。8岁儿童按照体重计算每日的给药剂量应为

解析:根据小儿药物剂量的公式:1~10岁小儿的体重=年龄×2+8,8岁小儿的体重=8×2+8=24kg,所以剂量为小儿剂量=成人剂量/70×小儿体重-30/70×24=10mg/kg。每次给药的剂量为10×24=240mg,一般情况下每日给药3次,所以240mg×3=720mg。因此此题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有关葡萄糖注射液的叙述正确的有
  • 活性炭脱色

    采用浓配法

    灭菌温度和pH影响本品稳定性

    热压灭菌

  • 解析:葡萄糖注射液有时产生云雾状沉淀,一般是由于原料不纯或滤过时漏炭等原因造成,解决办法一般采用浓配法,滤膜滤过,并加入适量盐酸,中和胶粒上的电荷,加热煮沸使糊精水解,蛋白质凝聚,同时加入活性炭吸附滤过除去。采用热压灭菌。葡萄糖注射液另一个不稳定的表现为:颜色变黄和pH下降。有人认为葡萄糖在酸性溶液中,首先脱水形成5-羟甲基呋喃甲醛,5-羟甲基呋喃甲醛进一步聚合而显黄色。影响本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灭菌温度和溶液的pH。因此,为避免溶液变色,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灭菌温度与时间,同时调节溶液的pH在3.8~4.0较为稳定。

  •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引起的
  • 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故选D。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实施有效管理的环节
  • 采购

  • 解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是
  • 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因果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 解析:肯定(definite):用药以来的时间顺序是合理的该反应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重新开始用药,反应再现;很可能(probable):时间顺序合理该反应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无法用患者疾病来合理地解释;可能(possible):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符合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条件的(conditional):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不符合不能合理地以患者疾病来解释;可疑(doubtful):不符合上述各项标准。用药出现可疑就就应及时上报

  • [单选题]"十二五"期间,执业药师相关内容错误的是( )。
  • 自2012年开始,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

  • 解析:加大执业药师配备使用力度,自2012年开始,新开办的零售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到"十二五"末,所有零售药店法人或主要管理者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所有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售药资格。

  • [单选题]有关基本药物采购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只监管基本药物的招标工作

  • 解析:基本药物采购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方向,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措施,加强药品采购全过程综合监管,切实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

  • [单选题]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 )
  • 药物的吸收

  • 解析: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中药学(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