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3倍

题目:中药鉴定取样时,取样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量的倍数是

解析:答案:B。取样   1.抽取样品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3.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   每一包件至少在2~3个不同部位各取样品1份;   包件大的应从10cm以下的深处在不同部位分别抽取。   每一包件的取样量:   ①一般药材抽取100~500g;   ②粉末状药材抽取25~50g;   ③贵重药材抽取5~10g;   ④对包件较大或个体较大的药材,可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4.将抽取的样品混匀,即为抽取样品总量。   若抽取样品总量超过检验用量数倍时,可按四分法再取样,即将所有样品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使分为四等份,取用对角两份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直至最后剩余量足够完成所有必要的实验以及留样为止。   5.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表证兼有食积,首选
  • 神曲

  • 解析:神曲主治病证(1)食积证。(2)脾虚食少证。故答案选A。

  • [单选题]哪种病人不宜用麻黄
  • 自汗者

  • 解析: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用。

  • [单选题]治疗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最宜选用的方剂是
  • 茯苓丸

  • 解析:茯苓丸,中医方剂名,别名治痰茯苓元。为祛痰剂,具有燥湿行气,软坚消痰之功效。主治痰流四肢之臂痛证。症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临床常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于湿痰者。故答案选D。

  • [单选题]乌梅丸的主要功效是
  • 温脏安蛔

  • 解析: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温脏安蛔、平调寒热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药物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答案选D

  • [单选题]关于中药用量的原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新病者,往往低于久病者的剂量

  • 解析:答案:E 又称为中药剂量,是医师临床处方中使用每味药的分量。中药剂量的大小和药物的配伍、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调配方剂时,必须详察处方中的剂量是否准确,药物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有否笔误等,随时与医师联系,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药物的性质与用量的关系:中药分有毒、无毒、峻烈、缓和等不同性质,其用量亦有不同。在使用毒性中药时,用量宜小,并从少量开始,视症情变化,再考虑增加,但一般不能超过其极量。如病势已减,则应逐渐减少或停服,以防中毒或生产副作用。

  • [单选题]雄黄药材燃烧时出现的现象是
  • 燃之熔成红紫色液体,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 解析:雄黄,加热熔融成红紫色液体,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伴有白色浓烟,有强烈蒜臭气,故本题选C。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急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CDFI医师、技师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