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哪一类房屋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
正确答案 :C
平房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F基本上位于大三角形的中心,所以平房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答案为C。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韩国四大要素的排名在2004年均有所提升,因此其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
解析:A选项:2004年俄罗斯的经济绩效排名由52位下滑到54位,但英国际竞争力排名由54位上升到50位,A正确。B选项:2004年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排名第一,B正确。C选项:2004年印度的国际竞争力排名由50位上升到34位,但其基础设施排名仅由58位上升到57位,C正确。D选项:2004年韩国的经济绩效排名由40位下滑到49位,D错误。
[单选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在于( )。
正确答案 :A
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解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L吹又生。”这句话说明了新事物必然战胜的事物,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侧重于说明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j,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单选题]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所有人的意思,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它意味着( )。
正确答案 :C
物的所有权的转移
解析:法律上的处分是指对物的所有权的处置,即通过法律行为使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故选C。
[单选题]下列甲、乙承担双方责任的是( )。
正确答案 :D
甲的羊群冲进了乙的麦田,乙不管不问造成损失扩大
解析:D【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什么是双方责任和共同责任。双方责任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双方"-3事人对损害后果均有过错,各自依其过错程度承担民事责任。所谓共同责任,是指责任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民事责任。本题中,A、B、C三项中,甲、乙承担的都是共同责任。
[单选题]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正确答案 :D
客体能动反映
解析: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的认识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反映,它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科学说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并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单选题]两个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是C,最小公倍数是D,并且已知C不等于1,也不等于 A或B,C+D=187,那么A+B等于多少?( )
正确答案 :A
119
解析:最大公约数C,当然也是D最小公倍数的约数,因此C是187的约数,187=11×17,C不等于1,只能是C=11或者C=17。如果C=11,那么D=187-11=176。A和B都是l76的约数,A和B不能是11,只能是22,44,88,176这四个数中的两个,但是这四个数中任何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不是11,由此得出C不能是11。现在考虑C=17,那么D=187-17=170,A和B是170的约数,又要是17的倍数,有34,85,170三个数,其中只有34和85的最大公约数是17。因此,A和B分别是34和85,二者之和为119,故选A。
[单选题]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正确答案 :C
事与愿违
解析:“适得其反”指的是恰恰得到的与预测的结果相反。“事与愿违”指的是事情没能按照事前预想、料想的方向发展。“南辕北辙”指的是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害,苦上加苦。文中“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一句为解题的核心所在,表达了一种“改善弱者境遇”的主观意愿,因此选择B项“事与愿违”最为合适。
[单选题]星期天早晨,小王发现闹钟因电池能量耗尽停走了。他换上新电池,估计了一下时间,将闹钟的指针拨到8:00。然后,小王离家前往天文馆。到达天文馆时,看到天文馆的标准时钟显示的是9:15。一个半小时后,小王从天文馆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家中,看到闹钟显示的时间是11:20。请问这时小王应该把闹钟调到什么时间才是准确的?( )
正确答案 :B
11:40
解析:由时钟显示的时间可知,小王出门的时间一共是3小时20分,共200分钟。除去在天文馆停留的90分钟,则来回路上共用了110分钟,这样单程用去55分钟。说明早上出门的时间是9:15—55分钟,即8:20,则闹钟慢了20分钟,所以应该把闹钟调到11:40。
[单选题]电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坐在电脑前打字、浏览,越来越多地替代了提笔写字、捧书阅读。但电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即便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离我们渐行渐远。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但在电脑面前,练习毛笔字的群体正在萎缩,充满魅力的书法作品也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书法艺术刻不容缓。
正确答案 :B
电脑时代保护书法艺术刻不容缓
解析:文段重在强调电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对书法的冲击,文段最后一句“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书法艺术刻不容缓”,指出了文段的重点,A项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这一主题,故为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