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题目:最易引起心房颤动的疾病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造影表现为
  • 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

  • 解析:选项A是右冠状动脉一右心室瘘,选项C是导管刺激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选项D是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选项E是心肌桥。

  • [单选题]心电图表现为:心率20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突发突止见于
  • 阵发性室上速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活动后胸闷半年,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行运动平板试验,运动至5分钟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压低0.15mV,运动后6分钟时ST段压低才恢复正常。其结果应判断为
  • 阳性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Q波的情况是
  •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 解析: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除极化过程发生在心肌除极的终末40ms,故引起QRS波群终末40ms部分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 [单选题]可使X线胸片左心缘呈现4个弓的情况是
  • 左心耳突出


  • [单选题]Koch三角是指
  • 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

  • 解析: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为Koch三角。

  • [单选题]男性,35岁,平素体健,突发心悸,心电图示P波显示不清,RR间距绝对不齐,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为86~112次/分,应考虑为
  • 心房颤动


  •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 解析:Brugada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右胸前导联的J点和ST段抬高,其发生机制为: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导致心室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和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引起心室外膜与内膜动作电位复极早期的电位差明显变大,形成心电图上特征性的ST段下斜型抬高,即Brugada波。

  •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引起PR间期延长,但应除外
  • 预激综合征

  • 解析: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干扰性(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房性心动过速、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蝉联现象可引起PR间期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延长(心房激动连续从慢径路下传)。预激综合征则引起PR间期缩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乳腺技师 外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