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眚 惟终 (⊙o⊙) 非眚 非终
题目: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刑罚适用原则的内容有(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刑罚适用原则。在西周时期,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在观念上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西周有“三宥”之法,即“一日过失,二日弗知,三日遗忘”,对此三者皆可宽宥原谅。这说当时对过失犯罪已有了很深的认识。其时过失被称为“眚”,故意即是“非眚”。故意犯罪从重,过失犯罪从轻。在西周时期,惯犯与偶犯在观念上已有所区别。惯犯被称为“惟终”,偶犯被称为“非终”。惯犯从重,偶犯从轻。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07年7月份北京市各区县低保人均支出低于全市平均数的区县有( )。
7个
解析:观察表格第5列,可知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县这7个区县低保人均支出低于全市平均数,应选择C。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内地志愿服务参与人数低于美国志愿服务人数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A选项内容。我国和美国普通民众参与慈善捐款具体人数在材料中均未涉及,仅仅根据材料中的普通民众在捐款人的比例无法得知B项。材料中并未对中国大陆和美国富豪所拥有的财富进行描述,C项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中“我国内地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而美国则高达44%”,美国志愿服务参与率约是我国的15倍,再根据我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人口总量4倍,可知美国志愿服务人数肯定高于我国内地志愿服务人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
法律概念
解析: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刑法》第13条的规定是犯罪的概念。
[单选题]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 )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代理的概念。代理就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正确选择是A 。
[多选题]下列有关于用益物权的判断,正确的有( )。
用益物权属于定限物权
用益物权属于他物权
用益物权以支配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
解析: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使用、收益的他物权;用益物权是一种定限物权,只具有在一定方面支配标的物的权利,没有对标的物的完全的支配权,故选项A、B、D正确。物上代位性,是担保物权的属性,而非用益物权的属性,故选项C不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