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可以行使选举权
题目:王某是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他现在正在监狱服刑,关于其选举权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解析:A根据《宪法》第34条规定,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选举权,可以行使,也无须经过监狱批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占之天下”,这是( )
形而上学的观点
解析:题于的观点尽管以客观事实(天下之事物)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的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问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
[单选题]商店12月份时把某品牌彩电按标价的9折出售,适逢元旦,再次搞促销活动,在9折的基础上,再让利100元,商店仍能获利7.5%。若该彩电的进价为2000元,求该彩电的标价是多少元?( )
2500
解析:设该彩电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90%x-100=2000×(1+7.5%),解得x=2500(元)。故选D。
[单选题]按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属于不动产的是哪项?( )
林木
解析: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单选题]某甲原为一公安机关民警,因为严重违反纪律规范被依法清除出警察队伍,领导找其谈话要求其将此前依法配备的枪支、子弹上缴,但某甲欺骗说不小心丢失,就是不依法上缴,对某甲的行为应定性为( )。
非法私藏枪支罪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的规定,然后对照题干所提供的条件,便可得出答案。选项D“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罪”是指非法将枪支由一地运至他地,使枪支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位移,而本题在题干中并未提到枪支位移的问题,所以容易排除。剩下的便是对A、B、C的区分,明确了“储存”“持有”“私藏”三种行为方式的区别,答案为C便明确了。
[单选题]下列犯罪中,实行行为只能是不作为的有( )。
遗弃罪
解析: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沲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据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甲欠乙10万元久拖不还,乙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后,甲在履行期限内仍不归还。于是,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法院的执行人员持强制执行裁定书到甲家执行时,甲率领家人手持棍棒在门15守侯,并将试图进入室内的执行人员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故意伤害罪
解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313条),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2)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3)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4)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5)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6)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妨害公务罪(《刑法》第277条),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或者以暴力、威胁以外的方法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妨害公务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虽然都是发生在执行公务期间,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要以发生在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案件过程中发生。两者是普通与一般关系,同时《司法解释》中已经规定了对执法人员使用暴力、威胁手段所承担的后果,将此种情况特别列出,也是为了与妨害公务罪适用的区别。因此,在执行现场中对执法人员实施暴力、威胁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更为符合法律规定。但是,本题中甲实施的暴力行为超过了司法解释中给出的妨害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范围,而是将执行人员打成重伤,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竟合,应择一重罪处罚,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量刑幅度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甲应当定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
[单选题]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了6分钟、10分钟、12分钟追上骑车人,现知道快车每小时行24公里,中速车每小时行20公里,则慢车每小时行( )公里。
19
[单选题]一位编辑正在考虑报纸理论版稿件的取舍问题。有E、F、G、H、J、K六篇论文可供选择。考虑到文章的内容、报纸的版面等因素,(1)如果采用论文E,那么不能用论文F,但要用论文K;(2)只有不用论文J,才能用论文G或论文H;(3)如果不用论文G,那么也不用论文K;(4)论文E是向名人约的稿件,不能不用。
不用论文J,但用论文K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由(1)和(4)得,用论文E,不用论文F且用论文K。再由(3)得,用论文G。则可由(2)得,不用论文J。而从题干条件无法判断是否用H论文,因此C项正确而D项错误,A、B两项无法判断。题干要求选出一定为真的一项,所以,正确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