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题目: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解析:教育史上存在两大对立党派——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其中,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人口的数量决定着()。
教育需求
教育的规模
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教育质量
[单选题]某一测验多次实验后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信度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单选题]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解析: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矛盾,分别是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其中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单选题]教师给学生上课时,问学生:“请你说说橡皮有哪些用途?”这样的问题能训练学生的( )思维。
求异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多选题]刘教师正在上课,学生吴明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教师板着脸说:“吴明,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教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对刘老师教学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略了学生人格特征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解析:题干中刘老师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讲解中出现的错误,对于吴明的人格和学习动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了学生人格特征,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未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答案为ABD。
[单选题]教师运用手势有一个过程,其动作的规律是( )。
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解析:教师运用手势有一个过程,其动作的规律是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个部分组成,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的精神
解析:答案分析:A项,第一分句中“古色古香”是形容词,不能做状语修饰动词“印着”,且第二分句中“上面”指代不明,没有明确是“请柬上面”还是“青铜器上面”.应改为“请柬的封套上印着古色古香的青铜器,青铜器上整齐地排列着……”。B项,一面对两面,“暴跌”与“供求关系失衡”不能直接对应,只与“供大于求”对应;还有搭配不当,“经济形势”不能拉升“对原油的需求”,能拉升的只能是油价,应改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很难持续拉升油价”。C项,搭配不当,能够“挖土”的只有挖掘机,装卸机和翻斗车不能用来挖土,应将“挖土”改为“作业”。D项正确。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能较好的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解析:班级授课制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它不便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特别是很难兼顾学习上优秀和学习上困难较大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多选题]“信任学生”是一名心理教师应具有的人性观,“信任学生”意味着( )。
接纳与尊重学生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