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需求分析是为了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题目: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解析: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
B. 顺序性
C. 通信性
D. 过程性
E.偶然性
功能性B. 顺序性
解析:解析:软件概要设计是以需求分析所产生的文档为依据,着手解决实现“需求”的软件体系结构,简称软件结构。就像建筑工程中的盖大楼,需求分析主要是确定要盖满足什么样功能的大楼,而概要设计就是施工,盖起满足用户要求的大楼的框架。这一阶段确定软件结构的具体任务是将系统分解成模块,确定各模块的功能及调用关系,将用户的需求分配到适当的位置上去,得出系统的结构图。软件概要设计的原则是模块化、抽象化和信息隐藏,要达到这些原则,就要求模块具有独立性。模块内聚度用于衡量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模块内聚度由强到弱的顺序如图9-4所示。(1)功能内聚(FunctionalCohesion):一个模块中各个部分都是完成某一具体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该模块中所有部分都是为了完成一项具体功能而协同工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则称该模块为功能内聚模块。(2)信息内聚(InformationalCohesion):这种模块完成多个功能,各个功能都在同一数据结构上操作,每一项功能有一个唯一的入口点。这个模块将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该执行哪一个功能。由于这个模块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同一个数据结构(符号表),因此,它是一个信息内聚的模块。信息内聚模块可以看成是多个功能内聚模块的组合,并且达到信息的隐蔽。即把某个数据结构、资源或设备隐蔽在一个模块内,不为别的模块所知晓。如果一个模块的各个成分和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而且一个成分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成分的输入,则称为顺序内聚。(3)通信内聚(CommunicationCohesion):如果一个模块内各功能部分都使用了相同的输入数据,或产生了相同的输出数据,则称之为通信内聚模块。通常,通信内聚模块是通过数据流图来定义的。(4)过程内聚(ProceduralCohesion):如果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成分是相关的,而且这些处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则称为过程内聚。使用流程图作为工具设计程序时,把流程图中的某一部分划出组成模块,就得到过程内聚模块。例如,把流程图中的循环部分、判定部分、计算部分分成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都是过程内聚模块。(5)时间内聚(ClassicalCohesion):时间内聚又称为经典内聚或瞬时内聚。这种模块大多为多功能模块,但模块的各个功能的执行与时间有关,通常要求所有功能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例如初始化模块和终止模块。(6)逻辑内聚(LogicalCohesion):这种模块把几种相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的判定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逻辑内聚的模块各成分在功能上并无关系,即使局部功能的修改有时也会影响全局,因此这类模块的修改也比较困难。(7)巧合内聚(CoincidentalCohesion):巧合内聚又称为偶然内聚。当模块内各部分之间没有联系,或者即使有联系,这种联系也很松散,则称这种模块为巧合内聚模块,它是内聚程度最低的模块。
[单选题]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一条指令,其______。
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指令系统基础知识。
[单选题]● 变更是项目干系人常常由于项目环境或者是其他各种原因要求对项目的范围基准等进行修改。如某项目由于行业标准变化导致变更,这属于(63)(63)
项目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解析:C
试题(63)分析
本题考查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的“7.6 范围控制”节中介绍了变更产生的原因:
(1)项目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2)项目范围的计划编制不周密详细,有一定的错误或遗漏;
(3)市场上出现了或是设计人员提出了新技术、新手段或新方案;
(4)项目实施组织本身发生变化;
(5)客户对项目、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发生变化。
本题中的情况显然属于项目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
(63)C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合同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是(57)。
合同谈判
解析:解析:合同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有:合同变更控制系统、买方主持的绩效评审、检查和审计、绩效报告、支付系统、索赔管理和自动的工具系统等。合同谈判是项目采购管理中供方选择的工具和技术之一。
[单选题]
B. 不能
C. 不确定
D. 随机
能B. 不能
解析:解析:①若令HT[1]=-1=-1,因为h(707)=0,那么从HT[0]开始查找,当搜索到HT[1]时,因HT[1]=-1将得到707不在表中的错误结论。②用第2种方法可正确探查到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