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防治血栓形成
题目:
患者,男,55岁。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其他相关治疗,并每3小时静脉注射肝素钠1000U,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口腔、皮肤黏膜多处出血点。
解析:肝素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检查手术、介入治疗时的血栓形成,以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解救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中毒过程中,禁用的药物是
士的宁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备选答案A(戊四氮)可解除阿片类中毒的呼吸抑制症状;C(纳洛酮)与D(烯丙吗啡)可竞争结合阿片受体,是解救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的特效药物;E(高锰酸钾)洗胃可与未吸收的阿片类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吸收。士的宁(B)是中枢兴奋剂,可因与阿片类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相加而诱发惊厥。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
[多选题]药品质量评价的研究内容包括
药物结构确证
药品质量研究
药品稳定性研究
解析:药品质量评价包括药物结构确证、药品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单选题]舌下片给药属于哪种给药途径
黏膜给药剂型
解析:舌下片:系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单选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中,对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起效快,可用于急性发作
解析:规范应用白三烯受体阻断剂(1)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的起效时间慢,作用较弱,一般连续应用4周后才见疗效,且有蓄积性,仅适用于轻、中度哮喘和COPD稳定期的控制,或合并应用以减少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剂量。(2)在治疗COPD时不宜单独应用,对12岁以下儿童、妊娠及哺乳妇女宜在权衡利弊后慎重应用。(3)体外试验表明,高浓度的扎鲁司特可抑制CYP1A2,竞争性抑制氨茶碱的代谢,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在与茶碱合用时,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单选题]复方炔诺酮片的主要避孕作用机制是( )
通过反馈机制抑制排卵
解析:复方炔诺酮是短效口服避孕药,机制是以抑制排卵为主,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分泌,抑制卵泡的生长和成熟排卵,使排卵过程受到抑制。
[单选题]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
通用名、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卫计委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
解析: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师可以使用由卫计委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
[单选题]微球具有靶向性和缓解性的特点,但载药量较小。下列药物不宜制( )
二甲双胍
[单选题]"他汀类血脂调节药导致横纹肌溶解多在连续用药3个月"显示引发药源性疾病的是
剂量与疗程
解析:连续服用他汀类血脂调节药3个月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显示其和剂量与疗程有关。
[多选题]常用的粉体粒径测定方法有
电感应法
沉降法
筛分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定方向径):显微镜法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测定时应注意避免粒子问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同时测定的粒子的数目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②库尔特记数法(体积等价径):库尔特记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可以用该方法求得粒度分布。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③沉降法(有效径):沉降法是根据Stock's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常用Andrcasen吸管法。④筛分法(筛分径):筛分法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粒径测定方法。它是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上下排列,将一定量粉体样品置于最上层,在一定的震动频率下振动一定时间,称量各个筛号上的、粉体重量,求得各筛号上不同粒径的百分数。常用测定范围在45μ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