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121℃20分钟可被处理破坏
题目:有关热源质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热原质是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注入体内会引起发热。耐高温,不被高压灭菌所破坏,加热180℃4小时、250℃45分钟、650℃1分钟才使热原质失去作用。除去它的最好方法是蒸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对于增生性贫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周围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周围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
周围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解析: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红细胞系统占优势,粒细胞系统与红细胞系统的比值低于正常值;周围血网织红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偶见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可轻度大小不均并见异形红细胞;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有轻度增高或减低。
[单选题]细菌感染能产生Koch现象的是
结核分枝杆菌
解析: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初感染和再感染表现出的不同现象。
[单选题]关于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应尽量减少底物量
解析:本题考查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需在零级反应期,此时底物浓度为过量。
[单选题]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染色会偏蓝
解析: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