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其腱穿经腕管
题目:指深屈肌
解析:指深屈肌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肌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常见的前纵隔肿瘤是
胸腺瘤
解析: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包括:胸腺肿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等。
[单选题]超声检查时图像不显示,最常见的原因是
图像被冻结
解析:超声检查时图像不显示,最常见的原因是图像被冻结,尚未启动。
[多选题]对于膝关节检查探头选择正确的是
髌腱10~13MHz
关节内游离体5~7MHz
股四头肌腱7~10MHz
解析:膝关节不同部位的检查需要选取适当的探头。对于髌腱、髂胫束、鹅足腱、髌骨表面及表浅滑囊可采用10~13MHz线阵探头,股四头肌腱、胫侧和腓侧副韧带、半月板体部等可采用7~10MHz,关节腔积液、关节内游离体、半月板后角等可采用5~7MHz,后交叉韧带、明显肿胀的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等可采用5MHz探头。
[单选题]容积效应伪像与下列哪项有关
发射超声的声束较宽
解析:病灶大小如小于声束束宽,或虽然大于束宽,但大部分仍处于声束内,则病灶回声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回声重叠,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单选题]肾窦结构中不包括以下哪项结构
肾锥体
解析:肾分为肾实质和肾窦两部分,实质厚1.5~2.5cm,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皮质位于浅层,占1/3,富于血管。肾髓质位于深部,占2/3,主要由肾小管结构组成。皮质有部分伸到髓质锥体之间,形成肾柱。髓质由15~20个锥体组成,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顿圆,指向肾门。肾窦为肾盏、肾盂、肾动脉、肾静脉和脂肪等占据,脂肪充填于肾盂、肾盏和肾血管的间隙中。
[多选题]对颈部血管描述正确的是
起始于主动脉弓的三支血管从右至左依次无名、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
右颈总动脉起始于无名动脉
颈内动脉在颅外段无分支
颈内动脉血流频谱呈低阻力型
解析: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右颈总动脉起自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且起始于主动脉弓的三支血管,从右至左依次为无名、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初始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而转到颈外动脉的后内侧上行,经颅底破裂孔进入颅腔,分为大脑前、中动脉。颅外颈内动脉无分支。正常颈内动脉血流速度频谱为低阻型,收缩期曲线上升较慢,舒张期血流速度高于颈外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
[单选题]关于二维超声伪像不包括以下哪项
后方增强效应
解析:后方增强效应是超声波通过均匀液体或透声良好的组织,病灶或组织声衰减甚小,其后壁回声强于同一平面的组织的现象,不属于二维超声伪像。二维超声常见伪像有多重反射、多次内部混响(振铃效应)、切片厚度伪像(部分容积效应)、旁瓣伪像、声影、折射、镜面伪像、混响效应等。
[单选题]下列液性病变中,后方回声增强不常见于哪项
新鲜血肿
解析:后方增强效应常见于密度均匀的囊肿、液性暗区的后壁。新鲜血肿因凝血系统启动后纤维蛋白原的形成,内呈丝网状、细格状低回声及云雾状高回声,即回声不均,介质声阻抗之比增大,会出现信号衰减,因此后方回声增强不常见。
[单选题]关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说法错误的是
二尖瓣病变以瓣根病变多见
解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时多为前后瓣同时受累,瓣叶游离缘呈纤维样增厚,前后瓣叶同向运动,前瓣向前上凸起呈典型的"鱼钩"样改变或呈"气球"样改变。病变轻者瓣体比较柔软,可自由活动,但瓣叶联合处粘连、融合,致使二尖瓣开放受限,瓣口狭窄(隔膜型);随着病变由瓣缘向瓣体扩展,瓣叶逐渐增厚、变形,活动受限,最终瓣叶严重纤维化、钙化及瘢痕形成,瓣叶僵硬,活动受限,二尖瓣口面积减小,呈"鱼嘴"状;腱索及乳头肌亦出现粘连、增粗并有缩短及纤维化,导致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漏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