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破膜12小时以上者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题目:胎膜早破的处理中正确的是
解析:胎膜早破处理:①住院待产,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胎心音变化。胎先露未衔接者应绝对平卧,采取左侧卧位。避免不必要的肛查和阴道检查。②监测胎心:NST、阴道检查确定有无隐性脐带脱垂,若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应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1)妊娠28周以下者,因胎儿很小,围生儿存活率较低,且易发生并发症,需在充分沟通下确定治疗方案,可终止妊娠。2)妊娠28~32周者,应治疗并维持妊娠至33周以上分娩。3)妊娠33~35周者,若无临产先兆及感染征象时,应保持外阴清洁,严密观察流出的羊水量、性状和气味,定时测体温、脉搏,查血常规,检查子宫有无压痛,等待自然分娩。4)若胎儿已足月而未临产又无感染征象,可观察12~18小时,若仍未临产则作好引产或剖宫产术准备。③保守治疗期间,破膜12小时以上者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了解感染的征象。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监测胎儿宫内安危。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1.5岁,呕吐、腹泻3日,经补液,脱水基本纠正,现出现腹胀,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考虑为
低钾血症
解析:该患儿因呕吐、腹泻3日,后经补液纠正脱水,出现了低钾血症的症状—腹胀、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C对)。原因是呕吐、腹泻丢失了大量钾盐;进食少,钾摄入不足;纠正脱水后排尿正常、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时钾离子进入细胞内造成血钾进一步降低。
[单选题]患儿,女,3岁半,因“房间隔缺损”拟入院择期手术治疗。以下护士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术前最重要的是防止皮肤破损
解析:对家长和患儿解释病情,说明本病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本类疾病多数可通过手术治愈或部分矫治,预后较好,缺损小的可自然闭合,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理解和配合。根据气温改变及时加减衣服,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做小手术时,如拔牙、扁桃体切除术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按时预防接种。
[单选题]患儿,2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护士选择头皮静脉穿刺为患儿输液,此时护士与患儿的人际距离是( )
亲密距离
解析:护士选择头皮静脉穿刺为患儿输液,属于亲密距离。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内容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单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全反式维甲酸
解析:全反式维甲酸又名维A酸,具有很强的诱导分化肿瘤细胞作用,是目前国内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首选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出血倾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往往是弥散性血管内血(DIC)的表现,尤其是在化疗过程中DIC可以加重,常致患者早期死亡。维A酸通过促进APL细胞的分化、纠正出凝血机制的异常,避免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诱发DIC的可能。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从事搬运工作28年,双下肢内侧出现隆起、迂曲、扩张的静脉,部分呈团块状,足靴区出现淤滞性皮炎,诊断为原发性静脉曲张。不属于原发性静脉曲张发病原因的是
在湿冷的环境下工作
解析:原发性静脉曲张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因素有关。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后天因素,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密关闭。故答案为B。
[单选题]确诊二尖瓣狭窄的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是( )
超声心动图
解析:超声心动图为明确和量化诊断二尖瓣狭窄的可靠方法。
[单选题]新生儿期应给予接种
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