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协调目标原理
题目:某护士长在领导护士们完成病房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注意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这样护士们的行为趋向统一,对实现组织目标并取得成效非常有益。这种领导方法遵循的领导工作原理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张女士,第一胎,足月顺产,会阴Ⅰ度裂伤,产后两天裂伤缝合处水肿明显,会阴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1:5000高锰酸钾坐浴,一天2次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双脚脚趾及脚背不慎被热油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
支被架
解析:支被架用于肢体瘫痪、极度虚弱的患者,可避免盖被压迫肢体引起不适或其他并发症。也可用于烧伤患者暴露疗法时保暖。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因扁桃体炎,发热,需肌内注射抗生素,关于臀大肌注射连线定位法,正确的是
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解析:肌内注射连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故答案为B。
[单选题]颈、胸、腹手术后,血压平稳的患者,首选的卧位应为
半卧位
解析:在血压平稳的前提下,首选半卧位。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感染局限化,同时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此外,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还可减轻腹部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单选题]患者男,38岁。胃癌术后。护士长安排护士小张负责为该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小张不在场时由其他护士协助实施。这种护理方式属于
责任制护理
解析:责任制护理(primarynursing)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护士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护理也不仅是对病人机体的护理,而是强调心身整体护理,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全面了解,以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单选题]李女士分娩一女婴,身长35cm,体重1000g,皮下脂肪少,头发、指甲已长出。新生儿娩出后能啼哭、吞咽,但生活能力很差。估计该新生儿娩出时孕周为
28周
解析:28周末,胎儿身长约35厘米,体重约1000克,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粉红,可以有呼吸运动,但胎肺未成熟,出生后能啼哭,但生活力很弱。32周末,胎儿身长约40厘米,体重约1700克。皮肤深红,面部毳毛已脱,生活力尚可,出生后加强护理可能存活。36周末,身长45厘米,体重约2500克,皮下脂肪较多,指(趾)甲已达指(趾)尖,出生后能啼哭和吸吮,生活力良好,此时出生基本可以存活。40周末,胎儿已成熟,身长约50厘米,体重约3000克以上,皮下脂肪丰满,皮肤粉红,指(趾)甲已超过指(趾)端。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能力强,生活力强,能很好存活。根据该女婴的身长、体重,外观特征和个人能力,可以估计该新生儿娩出时妊娠周约为28周。故本题答案为D。解题关键:根据胎儿特点可以推断属于早产儿。
[单选题]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时,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为
5ml
解析:出血超过5ml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单选题]李先生,30岁,触电后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由心电图发现患者有心室颤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电除颤
解析:心室纤颤常见的原因有冠心病、麻醉、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等。一旦发现,必须争分夺秒抢救,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复律术。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心室纤颤现场急救时只要诊断一旦确立,就应立即对患者实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该法是治疗室扑和(或)室颤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单选题]在目标管理中,对目标的正确描述是
目标应明确、恰当
解析: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